国土绿化重在提质兴业利民

发布时间:2025-07-09 06:49:00 浏览量:0

国土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方式,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要更加注重‘提质’,优化林分结构,搞好森林经营,同步提升草原生态质量。更加注重‘兴业’,多用改革的办法用活林草资源,壮大林草产业。更加注重‘利民’,为群众增添身边的绿、眼前的美,拓展林草就业增收空间。”这为新时代新征程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指明了方向。

植绿护绿、关爱自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已有之。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把造林绿化作为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看待。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国土绿化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国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11.6亿亩,成为全球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2024年,全国完成营造林444.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超25%,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278.3万公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行动。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植树造林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一环,我国创新发展义务植树与生态教育、自然保护、志愿服务等合作新模式,拓展丰富古树名木保护作为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的路径,持续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畅通群众参与渠道、丰富尽责形式。2024年建成“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600余个,“云端植树”“码上尽责”成为新风尚。

协调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我国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之中,合理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着力推进身边增绿行动,加快森林城市和森林乡村建设,打造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城乡绿化美化水平持续提升,2024年开工建设“口袋公园”6200余个,建设城市绿道7300余公里。目前已建成国家森林城市212个,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65平方米。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我国加快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稳妥推进林权流转,大力培育家庭林场、专业大户、林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提升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2024年,我国建设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国有林场220个。从万顷林海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到素有“绿色宝库”美誉的大兴安岭,再到筑牢北疆绿色长城的内蒙古,亮眼成绩单彰显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我国国土绿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但生态欠账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一方面,林草资源总量不足、质量效益还不够高。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比全球平均水平低7.74个百分点,人均森林面积不足世界人均的1/3。加之草原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高寒高海拔地区,修复治理难度大,目前仍有约70%的草原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另一方面,林草产业规模化、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我国林草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林草产业仍以传统种植、养殖为主,缺乏精深加工和品牌化运作,产品附加值较低,促进产业发展的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政策尚未形成体系,转型升级压力较大。在实践中,一些林区开发项目仍依赖传统经验,多以旅游观光为主,森林康养、森林研学等业态开发迟缓,林草资源与教育、旅游、文化等融合程度不够,同质化问题凸显。

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强劲绿色动能,要从以下方面着力。

更加注重“提质”,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优化森林结构和功能,科学修复退化林分,采取林分改造、沃土保育等措施,建立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根据立地条件、林分的适应性、生长发育阶段和功能目标,做好森林经营规划设计,通过林地经营权流转、联产、联营、委托经营、市场化收储等形式,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提高整体效益。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全面推行草原休养生息,分类实施退化草原治理,强化草原保护修复,提升草原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

更加注重“兴业”,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林草产业,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原料基地和林产品加工业布局,促进上下游衔接配套,发展木本粮油、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培育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推动林草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推进精准林草监控与管理、智能装备等与林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林草虚拟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打造“生态+”“互联网+”等产业发展新模式。

更加注重“利民”,筑牢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持续推进城乡绿化,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推动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根据乡村的自然条件和产业特色,坚持宜树则树、宜果则果、宜草则草、宜花则花,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探索发展林下养殖、花卉苗木、生态旅游等惠民产业,提高林草产业综合效益,拓展就业增收空间。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充分利用植树节、全国生态日、世界森林日等重要节点,通过认建认养、抚育管护、绿化宣传等形式,汇聚起更广大的爱绿植绿护绿力量。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赖海榕 作者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

相关阅读
  •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7月8日,法国南部马赛市郊突发森林火灾,在强风助推下迅速蔓延,已烧毁超过700公顷林地,造成至少9名消防员受伤。马赛普罗旺斯机场一度临时关闭,多架航班被取消或改降。当地媒体报道称,火灾起源于马赛北部地区。当天,当地吹起强劲干燥的北风,风速一度达每小时70公里,火线迅速扩大并逼
  • 国土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方式,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要更加注重‘提质’,优化林分结构,搞好森林经营,同步提升草原生态质量。
  • 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备受关注,有专家指出大概率还有下跌空间。在2025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分论坛上,著名金融学者朱宁分析,全国房价仍有10%-20%的下降空间,调整或持续1 - 3年。诸多因素导致楼市承压。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剧使购房主力减少,二手房挂牌量增加,供大于求。同时,“房住不炒”政策发力,限
  • 7月2日至3日,市委书记黄喜忠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克坚率赣州市党政代表团,赴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珠海市、东莞市考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务实深化交流合作,奋力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推动赣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市委副书记、市长
  • 第 405 期2025-06-30焦点关注科创债发行大扩容!券商、民营创投“首单”相继落地银行间市场中信建投近日簿记首单券商科创债,发行规模5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已批准多家券商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创债,总额达558亿元。相比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发债规模更大,有助于拓宽券商融资渠道。此外,首批民营创投机
  •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郗郡6月26日下午,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务中心联合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深圳研究院等十余家院企,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开展合成生物技术交流活动。活动中,各方深入探讨了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围
  • 数字时代,开发者日益成为产业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在东莞松山湖,有这样一个“村”,这里聚集了数千位数字产业的生力军,围绕企业数字化需求深度融合、协同创新,为产业转型升级插上数字化翅膀。6月23日,羊城晚报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探访位于东莞的松山湖开发者村。作为全国首个开发者
  • 刚刚过去的一周我国多个领域纷纷更新“重磅动态”大国重器交出一张张亮眼成绩单建成后将实现多个“第一”我国两台太阳系天体观测望远镜开建6月21日我国两台太阳系天体观测望远镜在青海冷湖启动建设建成后将实现多个“第一”△4.2米地基专用天体测量望远镜设计图其中,4.2米地基专用天体测量望远镜建成后是我国首台
  • 7月中旬,汕头将举办“潮•湃”2025汕头文旅时尚周活动,即日起至6月27日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具有汕头特色的城市礼物。逾期提交无效。记者从汕文旅获悉,本次征集作品在主体性、原创性、合规性、实用性等几个方面有具体要求,具体包括:一、主题性:作品需深刻体现汕头文化符号、历史底蕴、地域特色或时代风貌。二、
  • 截至收盘,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下跌0.4%,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中证物联网主题指数均下跌0.7%,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下跌0.8%。Wind数据显示,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全天成交额超1亿元。昨日,在2025年GTI国际产业大会上,中国移动联合乐聚机器人及多家产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全球首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