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地经济半年报出炉:韧性强、动能新、活力足

发布时间:2025-07-28 10:33:00 浏览量:0

地方经济半年报陆续出炉。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7日,我国有31个省份发布经济期中考“成绩单”。各地加快经济动能转换、深挖内需潜力,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近期各地还召开了半年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分析形势并部署了下半年稳经济政策,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促进消费在内的增量措施有望出台,助力各地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大省挑大梁 经济增长显韧性

纵观地方上半年经济数据,东部省份经济规模依然位居前列,同时中西部省份增速亮眼。从规模看,共有13个省份地区GDP总量超过2万亿元,其中:广东、江苏稳居“6万亿元俱乐部”;山东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超过5万亿元;浙江超过4.5万亿元;河南和四川均超过3万亿元。

从增速看,中西部地区展现出较强的发展势头。位于西部地区的西藏、甘肃、宁夏上半年GDP增速居于前列,分别达到7.2%、6.3%和5.8%;中部经济大省湖北上半年GDP增速达到6.2%,领跑中部。

“长期以来,东部沿海省份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今年中西部的宁夏、新疆、甘肃等地经济增速表现亮眼,反映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成效。”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

经济大省是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和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地方上半年经济数据中,10个经济大省贡献全国超六成的GDP,其中8个省份经济增速超过全国增速。

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不少外贸大省以精准政策护航外贸企业,助力企业拓展非洲、中亚等市场,江苏、山东、浙江等进出口增速均高于全国,分别达到5.2%、6.8%和6.6%。

外贸“排头兵”广东展现出韧性。上半年,广东进出口同比增长4%,对全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28%,成为全国外贸大盘的“稳定器”,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投资结构优化 产业新动能集聚

细看各地发展的半年报,多地工业增长快于全国,高技术产业增速达两位数。上半年,江苏、山东、浙江工业增速均达到了7%以上,分别为7.4%、7.7%和7.6%。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争先布局机器人等新赛道,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正在上演。

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加快集聚、人工智能产业产值增速达到两位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发展……浙江、上海等地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保持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浙江的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强势出圈,上半年的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等产业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上海的人工智能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2.3%,与人工智能算力相关的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倍。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上半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据了解,江苏拥有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1000余家,上半年产业链营业收入约900亿元,同比增长11%。工业机器人产量居全国第二,全省已初步形成软件系统、核心零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应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高技术产业新动能积聚的同时,各地还展现出投资结构优化、绿色产品产量翻倍、绿色技改加快等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

湖北制造业投资增长12.5%,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31个行业中26个实现正增长。湖北今年提出实施能级跨越战略、加快投资扩量提质,在首批湖北2025年省级重点项目清单里,重点产业项目数量首次超过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四川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稳定增长。上半年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6.5%、11.0%。“新三样”产品产量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4倍、1.9倍和53.2%。

“地方经济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日益鲜明,得益于一系列政策因素的推动。一方面,国家层面不断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地方发展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另一方面,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资金补贴、人才引进等,为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朱克力说。

政策协同发力 深挖发展潜力

上半年地方经济数据中,多地都提到“两新”“两重”等扩内需政策效果显现,投资消费增速回升,不少地方还增加了促消费“自选动作”,效果显著。河南、四川、福建的消费增速分别达到7.2%、5.6%和6%,均高于全国5%的增速。

河南的消费增速居于中部第一,也位于经济大省第一。这离不开河南在扩内需方面的动作,不仅举办了“乐购河南·品质生活”等活动,省级层面还发放了3.5亿元文旅、住宿、餐饮等消费券。上半年,河南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9.2%。

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补贴的扩围带动了数字消费。湖南将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后,直接带“飞”通信器材销售。数据显示,湖南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单位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71.6%。

7月中旬以来,各地还召开了下半年经济运行调度分析会,做强产业、扩大内需、改善民生等是不少地方发力的共同方向;一批增量政策有望出台,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促进消费等。

多地还在年中会议中表态,“干字当头、奋勇争先,坚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展示了地方政府在稳增长方面的决心。

来源:上海证券报

相关阅读
  • 地方经济半年报陆续出炉。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7日,我国有31个省份发布经济期中考“成绩单”。各地加快经济动能转换、深挖内需潜力,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近期各地还召开了半年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分析形势并部署了下半年稳经济政策,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促进消费在内的增量措
  •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杨阳 实习生张晴葭)7月25日,斗南花卉展览馆对外开放,展览馆将作为云南花卉产业的高品质展示窗口和游客沉浸式体验地,成为花卉产业文化的新地标。展览馆位于呈贡区金桂街与兴呈路交叉口,总面积1365.38平方米,总投资约2780万元。馆内以“追溯历史、立足产业、展望未来”为脉
  •   本报讯(记者杨文俊)7月25日,省政府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工作会谈,就深化务实合作、推进能源转型进行深入交流。省长卢东亮、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出席。副省长汤志平参加。  省企双方分别介绍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光伏行业发展及企业运营等情况,表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
  •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涓 通讯员 郑琪俊在闽北的葱郁山水间,武夷山的茶香四溢。在武夷山香江云茶兴茶业有限公司茶厂里,杀青机正匀速运转,旁边的分拣机嗡嗡作响。通过振动筛和色选镜头,仔细挑选品相规整的好茶,计量装置精准下料,封口机“嗤啦”一声封好铝箔袋。25日,记者获悉,今年上半年,福建省出口茶叶1万吨,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管悦7月25日,济南市统计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全市消费品市场相关情况。今年以来,济南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消费品市场实现平稳增长,线上消费需求不断释放,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较好。上半年,济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0.7亿元,同比增长4.4%
  • 首届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昨天(7月23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吸引了近300家参展商。开展首日,上海企业再签大单,泛太平洋(泰国)与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意向签约,将采购沃兰特500架eVTOL,采购金额高达17.5亿美元。此外,全球首发首秀产品也齐登场。一早,来自沃飞长空的AE
  • 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通讯员 姜乾 宫本杰 文宏扬 摄影报道产业链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品牌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烟台黄渤海新区以“链式思维”为引领,纵深推进产业链优化升级,持续增强产业生态韧性,打造行业品牌,全面激活产业发展动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数据显示,黄渤海新区已成功培
  • 东南网7月2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余权华)近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发布18项地方标准,涵盖民生保障、物流服务、特色美食、卫生健康及环境友好等多个领域,旨在提升城市服务质量,推动标准化建设,助力厦门打造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在民生保障方面,针对殡葬行业痛点,新发布的《殡葬服务
  • IT之家 7 月 17 日消息,国家能源局发布消息,2025 年 7 月 16 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继今年 7 月 4 日首创新高(14.65 亿千瓦)、7 月 7 日再创新高(14.67 亿千瓦)后再次刷新历史纪录,首次突破 15 亿千瓦,最大达到 15.06 亿千瓦,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 0.55
  • 短暂的抢装潮暖流难消光伏产业寒意。多家上市公司近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映照出行业的严峻现状:主产业链四大环节仍深陷亏损,尽管一体化龙头初露减亏苗头,但已难逃全年巨亏;受困于产能过剩和激烈内卷,从工业硅到关键辅材,整个产业链寒风凛冽。有了“反内卷”政策加持,下半年的行业会好吗?上半年全行业仍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