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精准预报预警 多部门高效联动 众志成城筑牢防汛救灾安全线

发布时间:2025-07-28 09:39:00 浏览量:0

7月23日至26日,内蒙古遭遇罕见持续性强降水,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局地多点发生强对流天气,叠加效应明显,有21个气象站出现极端降水,发布暴雨红色预警47条。

  面对罕见的天气状况,内蒙古气象局干部职工奋战在气象服务一线,以精准无误的监测数据、科学严谨的分析判断、及时高效的预报预警,为防汛救灾工作提供了及时的预报数据支撑。

  7月22日11时,内蒙古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IV级应急响应。12时,内蒙古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指挥部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和暴雨IV级应急响应。这标志着全区防汛救灾工作进入实战状态,一场应对极端暴雨天气的“阻击战”全面打响。

  在精准预报的指引下,各部门迅速行动,提前备战。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提前部署,3000名指战员保持驻勤备战,储备各类抢险救援装备1.5万余件套;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抽查施工驻地“吹哨人”86人次。交通运输部门进一步压实责任,落实预警“叫应”机制和集体研判机制,加强路警企联动、应急力量准备,做好信息发布等工作,引导公众合理出行,给群众出行创造安全有序的公路交通环境;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派人对行洪桥、Ⅱ级防洪地点、高铁防洪重点地段进行值守;呼和浩特市交通集团地铁运营公司投入1600余人驻守各防汛点位。

  针对连续降雨,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市流域性洪水、强降雨区水库、山洪灾害、城市排水防涝、突发洪涝险情灾情等防范应对和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部署。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迅速响应,与应急、气象及水利等相关部门协作,全市11个旗县市区的1513个行政村(社区)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避险提示、汛情动态、人员转移安置等应急信息。乌兰察布市公安局迅速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在抢险救援、维护秩序疏导交通、应急处置等战线连续作战,在风雨中筑起一道坚实的“蓝色防线”。乌兰察布市民政局聚焦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重点场所,开展全覆盖隐患排查,重点关注地势低洼的机构,建立“隐患—整改—复查”闭环机制。乌兰察布市消防救援支队全勤指挥部及基层队站施行24小时双岗值班制度,确保应急通信车、卫星电话、单兵图传等设备时刻在线。

  7月23日清晨,急雨骤降,多地小时雨强超40毫米。17时,内蒙古调整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为Ⅲ级,加密高空气象探测命令同步下发,暴雨红色预警、强对流黄色预警等多重警报接连发出,逐6小时滚动更新落区预报,每3小时发布雨情公报;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山洪风险预警,为防汛工作提供精准指引,递进式气象服务进一步深入。

  内蒙古气象局积极主导联防联控工作,选派预报员进驻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及时跟踪本次降水天气演变;组织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等7家重点单位召开全区重大天气过程和专项活动保障气象通报会,并与各厅局联合发布健康、积涝等各类风险提示17期。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已经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启动高级别气象灾害预警叫应,立即叫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防汛办和应急厅。”7月25日,内蒙古召开防汛抗旱指挥部视频工作会议,要求多地党委政府领导到气象局一线督导强降雨工作。据统计,内蒙古33个气象部门及时通知党政部门及相关单位,开展暴雨红色预警叫应55次,响应2598人次,为迎战“暴雨”抢出宝贵时间。

  提前1小时临灾叫应,二级响应“有险必转”。7月24日至26日,暴雨昼夜不停,列车停运、公路封闭、景区关闭、城市积涝、水库泄洪……高叠加效应的暴雨对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大,对防汛考验也越来越大。气象、应急、水利、公安、交管等部门全力以赴,紧急组织避险,提前转移群众,有序安排人员撤离。在一次次与时间的赛跑中,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郑重承诺。据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统计,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等地转移安置人员2.2万余人。

  凉城县根据气象预报对水库及周边危险地带人员进行转移安置,全县共转移安置648人。尽管路面塌陷、道路冲毁51处,但因处置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固阳县下湿壕镇全体干部职工闻“汛”而动,在收到包头市气象台发布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后,迅速下沉到镇域内16个村,通过微信群、电话、大喇叭、敲门入户等方式,将预警信息覆盖到户到人,并完成77户120人的安全转移;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土右旗美岱召水库蓄水能力达到顶峰,在泄洪前,美岱召镇调度各方力量对村民连夜进行转移安置,共计转移人员369人。

  闪信预警服务对人员转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7月23日17时50分,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气象局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后,通过“闪信”信息发布,乡镇干部带队转移安置239户399人;7月24日9时33分,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通过“闪信”传输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提前转移群众21户146人。

  在本次天气过程期间,全区各级气象部门共发布暴雨、雷电、冰雹等气象预警信息537条,向各级预警责任人发布短信64.8万条。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石向军 皇甫美鲜 高慧)

相关阅读
  • 7月23日至26日,内蒙古遭遇罕见持续性强降水,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局地多点发生强对流天气,叠加效应明显,有21个气象站出现极端降水,发布暴雨红色预警47条。  面对罕见的天气状况,内蒙古气象局干部职工奋战在气象服务一线,以精准无误的监测数据、科学严谨的分析判断、及时高效的预报预警,为防汛救灾工
  • 刚刚,长春市气象局发布雨情实况,强降雨雨带已经移出长春,本轮强降雨天气结束。详情如下:来源:长春气象编辑:赵明明
  • 长春市气象台2025年07月27日05时20分升级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目前公主岭南部、长春市区南部乡镇、双阳北部已经出现大到暴雨,预计今天早上到上午,公主岭南部、长春市区南部乡镇、双阳中北部仍有20~60毫米降雨,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联合提醒,注意做好防范。(预警信息来源: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 新京报讯 据北京市气象局网站消息,密云区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当前至27日00时,密云西部、北部地区小时雨强可达70毫米以上,6小时累计降雨量可达100毫米以上,24小时累计降雨量可达150毫米以上,山区及浅山区可能出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低洼地区可能出现积水,请注意防范。编辑 辛婧
  • 【北京继续发布山洪灾害蓝色预警】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网站消息,北京市水务局与市气象局2025年7月26日10时继续发布山洪灾害蓝色预警:预计7月26日10时至27日8时,该市山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请公众远离山洪沟道,暂停涉山涉水户外活动,防范山洪灾害。(中新经纬APP)
  •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7月24日12时,水利部针对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4省(自治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据预报,7月24日至26日,内蒙古南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西部等地将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受降雨影响,黄河中游干流及支流大黑河、皇甫川、窟野河、秃尾河、无定河,海河流域永定河
  • 记者从7月23日召开的全区防汛抗旱工作调度会上获悉,7月23日至26日,我区大部地区有明显降雨,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南部地区有暴雨、大暴雨,部分地区与前期降雨落区重叠,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农田渍涝、城市内涝风险高。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当前,正处于“七下八上”防汛最紧要关口期,各地各部门
  •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环城小学的学生在思政课上聆听老师讲红色故事。 资料图片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一年来,教育系统始终站在确保党和国家
  •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本报讯(通讯员罗清冉)冀中股份内蒙古公司积极备战“雨季三防”工作,通过完善应急机构、备足防汛物资、扎实开展应急演练等举措,全力做好防汛安全。该公司制定了“雨季三防”专项督导计划,组织生产部室人员以分包划片的方式,深入各矿开展专项检查,重点对泵房水仓、防汛物资储备、应急机构设置、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韩微7月3日,山亭区“鲁南乡韵 夏享山亭”精品旅游推介暨第二届岩马湖捕鱼季促消费活动新闻发布会,冯卯镇岩马湖畔举行。山亭区文旅局副局长、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新闻发言人王君玉就相关情况进行发布。据了解,为诚邀四海宾朋走进山亭,感受这里的山水之韵、清凉之魅、康养之乐,山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