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新区11家企业产品上榜“好品山东”

发布时间:2025-07-22 13:05:00 浏览量:0

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通讯员 姜乾 宫本杰 文宏扬 摄影报道

产业链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品牌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烟台黄渤海新区以“链式思维”为引领,纵深推进产业链优化升级,持续增强产业生态韧性,打造行业品牌,全面激活产业发展动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数据显示,黄渤海新区已成功培育出山东省高端品牌培育企业30余家,省知名品牌、优质品牌50余个。其中,万华化学入选中国质量奖公示名单,并跻身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名单,睿创微纳荣获省长质量奖提名奖,9家企业获评市长质量奖;欣和食品、泰和新材等11家企业的产品相继入列“好品山东”品牌名单,总数位列全市第一。如今,黄渤海新区加速品牌建设与全产业链布局,正在聚集起越来越强的产业力量。

从单点突破到集群崛起 产业协同催生“山东好品”

作为首批入选“好品山东”的黄渤海新区企业,万华化学集团共有三款产品上榜“好品山东”,分别是聚氨酯产品、异氰酸酯产品和热塑性聚氨酯产品,这是万华化学打破垄断、持续创新的结果。这家全球聚氨酯行业的领军企业,MDI产能全球第一,持续领跑产业发展。如今的万华,还在不断求解多元化发展,向石化、精细化学品和新材料领域拓展,构建起多元化的产业集群。

万华化学技术突破的能量,在产业链条上层层传导。成功入选“好品山东”的泰和新材在国内率先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氨纶、间位芳纶、对位芳纶、芳纶纸产业化技术,填补了4项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的技术垄断和市场封锁。去年上榜“好品山东”的中节能万润建成国内第一条规模化液晶生产线,开创了国内先例和中国液晶单体生产技术的创新史,是全球最大的液晶材料供应商。

以龙头企业为原点,产业链上的引力还在持续释放。如今的黄渤海新区,拥有高端化工及新材料规上企业54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6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2024年实现产值1200亿元。不断放大万华、泰和新材、万润等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黄渤海新区正瞄准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加速建设全球性新材料产业基地。产业协同生态催生的是更加完整的产业链和持续涌现的“山东好品”。

从单点突破到产业链再到产业集群,这是产业生态协同共生的深刻变革。当前,黄渤海新区的产业格局中,这种由量到质的转型升级正在全域铺开,已然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夺取未来产业发展先机的关键所在。

硬核技术锻造硬气品牌 带动全产业链跃迁

最近两年,万隆真空冶金的非晶带材连铸用甩带冷却辊、东德实业的DQ60氢气循环泵等产品先后上榜“好品山东”。

万隆真空冶金是国内第一家能够按照国际先进标准批量生产冷却辊的企业,实现了进口替代。为提高非晶带材冷却辊制造行业整体市场的供给质量,万隆还主持制定了产品的行业标准,达到该标准要求的冷却辊辊套使用寿命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东德实业的“DQ60氢气循环泵”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无振动,具有良好的低温启动及破冰功能,其产品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远超国外同类产品的精密零部件,到智能装备的高效运转,缘起于黄渤海新区的山东品牌一次次领跑,正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企业以创新为引擎实现品牌突围的生动注解。当企业以核心技术突破产业瓶颈时,其品牌便不再仅仅是产品的标识,而成为产业链跃迁的象征。

数据显示,黄渤海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产业链上拥有上市企业2家、单项冠军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79家、高新技术企业66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体系结构更加完善、技术层次持续提升、集群效应加速显现。比如,力凯数控拥有多个发明专利技术及创新点,行业销量排名位于全国前三;艾迪精密公司生产的液压破碎锤的市场份额占全国30%,高端液压件占全国总销售量的27%;创瑞激光拥有四代自主研发3D打印高端装备专利技术30余项,牵头及参与的标准达20余项。

以艾迪精密为龙头,迪恩机床、国兴智能、力凯数控等为骨干,产业链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创新深植于产业需求,既锻造“硬核”技术,又塑造“硬气”品牌,支撑起的是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从政策赋能到标准引领 多维度打造“好品矩阵”

从全球瞩目的万华MDI,到突破国际技术壁垒的芳纶材料,再到引领行业风向的高端装备制造……这些标杆品牌的崛起,既是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成果,也是黄渤海新区产业生态竞争力的鲜活注脚。近年来,黄渤海新区通过完善产业组织体系、整合优质资源,推动产业链上的品牌建设,成功培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山东好品”。

加快推进“质量强区”战略建设,持续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全区先后出台《关于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建设标准化城市三年工作方案(2022—2024年)》等文件,每年拿出“真金白银”,对重视科技研发、追求卓越管理、抢占标准高地的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和奖补,奖补范围涵盖获得山东省优质品牌或山东省知名品牌、通过“泰山品质”认证、获得各级政府质量奖等多个方面,千方百计提升企业创新制造水平,强化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持续助力质量强区建设。

建立储备名单,全程跟踪指导。黄渤海新区结合日常监督检查、走访调研,逐一摸底,分门别类,筛选质量管理较好的潜力企业纳入质量奖储备企业名单,建立冲击“质量奖梯队企业”库,每年组织专家对储备名单上的企业进行面对面指导帮扶,定期开展质量提升、知识产权发展、企业信用、安全管理等各类培训,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同时,对有潜力冲击质量奖的企业,强化精准帮扶、合力推进。

下一步,黄渤海新区将推动品牌建设再提升,不断挖掘技术水平先进、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大、行业引领性强的好品牌,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各级质量奖、“好品山东”等各类品牌创建工作,实现国家级、省级、市级品牌梯次增长,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信召红

相关阅读
  • 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通讯员 姜乾 宫本杰 文宏扬 摄影报道产业链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品牌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烟台黄渤海新区以“链式思维”为引领,纵深推进产业链优化升级,持续增强产业生态韧性,打造行业品牌,全面激活产业发展动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数据显示,黄渤海新区已成功培
  • “不卷价格就卷铺盖”——这句在市场竞争中流传的“狠话”,道尽了“内卷式”竞争的残酷。光伏企业的竞标价击穿了成本线,新能源车企的价格战变成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肉搏,直播间里“3.99元包邮”的菜刀、“1.9元秒杀”的T恤成为常态……“内卷”之风席卷众多行业,破“卷”演变为关乎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正值夏季高温,记者在各地采访时发现,商场里的服装从清一色的短袖变成了兼具功能性与场景化的多元款式,防晒、叠穿、适配多场景的服饰成为主流。传统季节性服饰的消费习惯正在被打破,“一衣四季”的消费新趋势正在形成。记者来到了浙江一家大型商场,在服装销售区,原本“春装/夏装”的分区指示牌已
  •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7日讯 “我们正愁找不到合适的检验检测机构做工程检测。”“别急,济南市市场监管局和市工信局联合发布了‘泉惠企’认证检测供需对接平台,把需求往上一挂,就像在网上点外卖一样,机构自动上门。”“太感谢你们了,这平台真是及时雨!”这生动的一幕发生在质检技术服务业发展调研会上。7月8日—
  • 短暂的抢装潮暖流难消光伏产业寒意。多家上市公司近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映照出行业的严峻现状:主产业链四大环节仍深陷亏损,尽管一体化龙头初露减亏苗头,但已难逃全年巨亏;受困于产能过剩和激烈内卷,从工业硅到关键辅材,整个产业链寒风凛冽。有了“反内卷”政策加持,下半年的行业会好吗?上半年全行业仍
  •   暑期已至,“十三朝古都”洛阳进入旅游旺季。在河南省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人络绎不绝。景区停车场内,数十辆新能源汽车整齐排列,充电桩上灯光闪烁,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作为热门旅游城市,洛阳市年接待全国游客上亿人次。目前,辖区13个高速服务区均已实现新能源充电桩全覆盖,让长途出
  • 中国台湾网7月14日讯 潮起黄渤海,携手向未来。7月9日上午,2025连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周活动隆重开幕。此次活动以“携手共赢 融合发展”为主题,通过同步举办第十届海峡两岸黑脸琵鹭保护主题交流会、2025连台科技产业投资促进会、大连商品交易所台青台生暑期实习、第十四届“浪漫之旅”海峡两岸科技文化研习
  • 天尚行有限公司箱包展示大厅。人民网记者 祝龙超摄“这个爆款是AI设计的,只需在软件界面输入面料、颜色、图案、款式、功能等多样化需求关键词,便能在极短时间内生成多种风格迥异的箱包效果图。”天尚行箱包皮具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周鑫指着一款双肩包介绍,以前设计师手绘设计一款箱包需要3至7天,现在运用AI技术很快
  • 大小新闻客户端7月1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通讯员 孙泓玮)记者获悉,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5年全省质量标杆典型经验名单,烟台宏远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基于智能物联的医用氧舱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实践”成功入选。截至目前,芝罘区共培育了冰轮环境1处全国质量标杆、张裕葡萄酿酒等5处全省质
  • 三十年接力护航 石榴结出“致富果”在位于枣庄冠世榴园西大门的张庄村,看着石榴果缀满枝头,村民张泽明脸上满是期待。“以前石榴零散种植,不成气候,村子很落后。现在石榴果真成了‘致富果’,一多半村民买了小汽车,日子越过越红火!”张泽明说,他们这里还成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游客越来越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