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异常能预测地震?谣言!无必然因果关系
发布时间:2025-04-22 08:34:00
浏览量:0
谣言:动物行为异常能预测地震?

真相:4月17日上午9时,一位新浪微博认证为“科学科普博主”、IP属地显示在广东的网民发文称:“根据动物行为异常、地磁波动、经验数据分析等,判断将在48小时内发生6级以上强震”,引发关注。对此,4月17日晚,广州市地震局表示,动物异常行为与地震无必然因果关系。18日,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回应,目前,广州市地震活动基本正常,地球物理观测没有显著变化。动物异常的因素多种多样,宏观动物异常与地震发生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此外,根据现今地震预测的实际水平,很难做到非常精确地对地震时、空、强度的预测,所谓精准的“地震预测”是不可信的,也是多年反复在各地出现的地震谣言,只不过换成了当地的地名而已。在此郑重提醒大家:只有政府有权发布地震预报,其他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因此切勿相信与地震有关的一切非官方信息,更勿传谣,不让谣言造成二次伤害。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异常 动物 谣言 广州市 因果关系 地磁 发生 很难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4-22 08:34:00
- 本文链接:https://www.teamtop.cc/news/jM6bwOwbok.html
- 上一篇 > 中国平安2025年度核心人员持股计划于近期购得A股172.78万股
- 下一篇 > 中方制裁美方涉港表现恶劣人员
相关阅读
-
童心飞扬唱湾区,清脆童声话未来。8月17日,第四届“童心齐飞扬 共读大湾区”版权主题作品征集大赛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香港馆”举行颁奖仪式。经过评审团的层层选拔和严格评审,本届赛事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2组、二等奖18组、三等奖25组、优秀作品奖30组、最佳组织奖8所学校、最佳指导老师奖10名
-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属于人畜共患病。潜伏期通常1—3月,个别可短至1周左右,1年以上的罕见。目前狂犬病暂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死率几乎达100%。日常生活中,出现被狂犬、疑似狂犬或不能确定健康的动物如猫、蝙蝠、狐狸、狼等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破损皮肤,或开放性伤口及黏膜接触
-
7月网络谣言主要集中在公共政策、突发事件、社会民生等领域,假冒权威、凭空捏造,使用AI合成不实图片和视频,误导公众认知,污染网络生态。网信、公安等部门重拳出击,坚决打击。有人重新翻炒“医保‘个人账户’将全部取消”旧谣,故意歪曲医保改革真实内涵,严重误导公众对医保改革政策的理解。“有专人上门服务激活医
-
为深入探讨动物伤害防治领域的新技术、新挑战,提升全市综合救治能力,保障群众生命健康,8月10日,信阳市2025年动物伤害预防救治学术研讨会在信阳市中医院成功召开。来自信阳八县两区及开封、新乡、南阳等地的近200名疾控与急诊专业人员参会。凝聚共识 共谋发展会议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岩岩主持。他指
-
8月11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官微“豫法阳光”披露一则案例:高某在某村头附近的羊场内饲养有三只大型烈性犬,虽然饲养期间多次扑倒、咬伤他人,但高某不以为意,并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某日,马某从高某羊场门口路过时,高某饲养的一只狼狗突然从狗笼底部窜出,撕咬马某颈部及面部致马某当场死亡。
-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2025年7月4日辟谣:这些“人民大会堂”门票是假的,不要买!详情:近日,有网民举报,一些网络平台存在违规使用人民大会堂建筑图片标识和名称的现象,不法分子非法售卖、倒卖人民大会堂参观门票,引流牟利、误导游客:有的仿冒人民大会堂账号,有的将门票价格抬高数倍进行兜售,还有的收取
-
6月28日,湖南省澧县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6月23日21时许,澧县小渡口镇涔水河新桥附近发生一对母子落水身亡的悲痛事件。田某某和其母田某(的遗体)分别于24日凌晨2时和25日中午12时被打捞上岸。事件发生后,澧县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经查,田某某在6月23日下午上课时玩
-
飞马国际公告,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新希望投资集团与投资方签订《投资意向协议》,约定投资方对公司控股股东新增鼎或公司进行投资。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新增鼎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所持上市公司532246560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约占上市公司目前股份总数的20.00%)转让给投资方;或者新投集团及海南宝晶利
-
5月23日,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和广州市文联指导下,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联合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各市级文艺家协会和各区文联,共同举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新彩广州全民志愿行动暨“志愿十五运 文艺一家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活动现场 来自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服务部、
-
川观新闻记者 刘珩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9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公布了去年以来省内发生的十起自然灾害成功避险案例。四川是自然灾害频发之地,提前转移避险,能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记者梳理发现,这批案例涉及山洪、泥石流、滑坡
热门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最新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