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预警,及时转移……四川公布一批自然灾害成功避险案例

发布时间:2025-05-10 19:31:00 浏览量:0

川观新闻记者 刘珩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9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公布了去年以来省内发生的十起自然灾害成功避险案例。

四川是自然灾害频发之地,提前转移避险,能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记者梳理发现,这批案例涉及山洪、泥石流、滑坡、山体垮塌、森林火灾等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在应对过程中,提前预警、紧急响应、及时转移、有序排险等环节都很重要。这些案例中还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记者选取了其中3个案例进行展示。

案例一:阿坝州马尔康市党坝乡党坝村剑北一组滑坡成功避险案例

2024年10月18日早上6时许,阿坝州马尔康市党坝乡党坝村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安解在巡查中发现,党坝村剑北一组活动室附近出现裂缝,并立即上报。党坝乡政府工作人员进一步核查,发现此处存在变形加剧的情况,迅速组织危险区范围内村民撤离。早上7时20分,41户152人全部转移至安全区域。7时45分,当地发生山体滑坡灾害,因预警和巡查及时,无人员伤亡。

党坝村发生山体滑坡后的情况

案例二:雅安市汉源县小堡藏族彝族乡发生泥石流灾害,92人成功避险案例

2024年7月17日下午,雅安市汉源县小堡藏族彝族乡团结村4组的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徐文武巡查中发现,上游河沟出水量远大于平常,且河道已出现侵蚀迹象,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于是立即上报相关情况。在当地乡政府组织下,40户92人及时转移至安全地点,并妥善安置。18日凌晨,受强降雨影响,团结村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18栋房屋不同程度受损,道路中断。因避险转移及时,最终无人员伤亡,实现成功避险。

小堡藏族彝族乡经历泥石流后的景象

案例三:达州市宣汉县土黄镇暴雨导致多间房屋倒塌,52人提前避险

2024年7月3日15时,达州市宣汉县土黄镇陇溪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张国奎在排查中发现,土黄镇陇溪村2组有6栋房屋出现开裂,并立即上报。随后,土黄镇政府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核查,并将在家的5户11人提前转移至安置点。7月13日,受暴雨持续侵袭,6栋房屋的开裂情况进一步加剧,当地及时响应,在当晚20时前,将周边受威胁的41名村民全部转移至安置点。14日8时33分,临河4间房屋发生倒塌,因受房屋倒塌威胁的村民提前转移避险,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

房屋垮塌前已有明显裂缝,人员已安全转移并警戒隔离

(图片由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提供)

相关阅读
  • 6月28日,湖南省澧县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6月23日21时许,澧县小渡口镇涔水河新桥附近发生一对母子落水身亡的悲痛事件。田某某和其母田某(的遗体)分别于24日凌晨2时和25日中午12时被打捞上岸。事件发生后,澧县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经查,田某某在6月23日下午上课时玩
  • 飞马国际公告,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新希望投资集团与投资方签订《投资意向协议》,约定投资方对公司控股股东新增鼎或公司进行投资。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新增鼎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其所持上市公司532246560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约占上市公司目前股份总数的20.00%)转让给投资方;或者新投集团及海南宝晶利
  •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保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隆阳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将于2025年6月23日择机在隆阳区永盛街道团山村周边,组织开展“地震-地质灾害-洪涝-次生灾害”等灾害链应急处置联合演练。演练将设置应急响应、队伍拉动集结、营地搭建、多灾种现场救援、医疗救护、疏散安置等科目。期间,将有部分参演车辆和人员向
  • 受分裂冷涡东移影响,预计20日至21日金昌市有一次降水天气过程,过程累计降水量0~10毫米左右,南部山区将达15毫米左右;期间受冷热气团对峙和地形影响,易发生对流性天气,可能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阵性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提请防范局地短时强降水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内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
  • 5月27日,记者从贵阳市气象台获悉,今日凌晨1点起贵阳开始降水,今天白天降水持续,28日凌晨2点雨水将再度加强。气象部门提醒,由于降水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暴雨区存在叠加,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高,相关部门及公众注意防范。据监测,截至27日早晨9时贵阳贵安出现10毫米到25毫米
  • 5月12日,官渡区太和街道开展2025年“5·12”地震应急救援疏散演练暨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会。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讲座。主要围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地震来临应急逃生事项、自救互救基本技能等三方面进行授课;对初期火灾告警、灭火基本常识、火场逃生知识及家庭安全用火等进行详细讲
  •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两行人相撞案”普法案例引发争议央视《法治在线》联系到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法院回应,关于“安全距离”,表述存在使用不恰当的问题。行人相撞摔骨折获赔7万 走路也有“安全距离”?据此前报道,刘某和王某在人行道上一前一后同向而行,刘某在前面边走边接电话,突然转身往回走
  • 川观新闻记者 刘珩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9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公布了去年以来省内发生的十起自然灾害成功避险案例。四川是自然灾害频发之地,提前转移避险,能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记者梳理发现,这批案例涉及山洪、泥石流、滑坡
  •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近日,有网民在互联网平台发布信息称“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滩子口站发生坍塌事故,10名被困人员全部获救”,引发关注。经核实,网传信息系谣言。经向相关部门核实,重庆轨道交通十八号线滩子口轻轨站正在进行渣场修建施工,未发生坍塌事故和人员被困情况,网传信息不实。目前,警方已对造谣者展开调查
  • 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近日,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发布《黑龙江省专利产业化十大案例》,哈工大在专利转化运用领域的3项案例成功入选。此次入选的“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专利许可”“寒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设备与方法应用”“专利转化促进‘事业单位+平台公司’双轨运行赋能龙江成果转化生态升级”3项案例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