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取消“仅退款”,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5-04-26 08:00:00 浏览量:0

备受争议的电商行业“仅退款”规则,迎来全面改变的信号。


4月22日,淘宝、拼多多、京东、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发布公告,就修改售后服务规则征求意见,表示平台将不主动介入消费者的“仅退款”申请,由商家自行处理。


电商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图源:北京商报

所谓“仅退款”,是指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物后,如对商品不满意,可向平台发起无需退货的退款申请,在平台支持下实现极速退款。这一过程中,商户往往没有合理的处理时间,买卖双方也缺少协商过程。


这项规则最早由京东在2014年推出,初衷是降低退换货成本,提升消费者满意度,范围仅限平台自营商品。2021年,拼多多推行“仅退款”售后模式,使其走进大众视野。在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陆续跟随后,这一规则成为行业标配。


但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摩擦没有因此减少,反倒衍生出新的隔阂。“仅退款”规则变成一些人手里的“0元购”,甚至形成白嫖产业链。被白嫖的商家为9.9元短袖、12双袜子,不远千里追踪买家,诉诸司法维权的事件,也接连发生。


为何人们如此关切“仅退款”规则的纠偏?生活在平台经济时代,每一个人都是电商平台的消费者,更是电商生态在更宏观意义上的利益相关人,它与我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平台经济时代,每个人都是电商平台的消费者


更为重要的是,在生产、消费及生活方式都平台化的当今,人人都可能轮流扮演生产者(商家)、消费者的角色,与集中介、服务商、规则制定者和裁判员于一身的平台打交道。平台规则背后体现的利益平衡原则,是我们在数字时代赖以生存的新法度。



“仅退款”,规则失衡

任何一项规则的诞生都有其合理性,“仅退款”也不例外。有电商顾问曾提到,早期拼多多推行“仅退款”,与其经营方向有关——它以农副产品零售起家,主打的“牌”是低价格、短平快的购物流程。在售后端,农副产品保质期短,损耗大,缺少二次销售价值,和低价商品一样,退货成本要高于仅退款。


在电商平台野蛮生长的时期,这项制度也的确能有效针对货不对板、质量不合格、恶意欺诈的商品,改善用户体验。如拼多多的“仅退款”,早期大多数出现在单笔20元以下的订单。


传统商品交易里,消费者通常情况下是弱势方,面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电商时代,这种不对称被放大。除了无实物购物带来的“卖家秀”“买家秀”差别、物流环节造成的商品损耗,单单是电商购物的筛选、支付和售后流程,就很考验用户的数字素养。


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数据是,在电商市场被认为已然饱和的当下,2024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增长量达到近6000万,可以料想,这其中有相当多对手机操作仍不算熟悉的“下沉”市场人群。


2014-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及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图源:《互联网助力数字消费发展蓝皮书》


仅退款,省去了繁琐的售后服务流程,在设计之初具有保护弱势消费者的积极意义。但在实践中,这项规则逐渐变质。


以一个极端情况为例,在某电商平台,一旦消费者在聊天界面反映货品问题,就会触发平台自动介入,弹出红色加粗的“仅退款”选项。商家同时被禁言,并且限制处理时长,这个时长,通常不足以让商家准备充分的申诉材料。


基于这种明显倾斜消费者的规则,投机者应运而生。媒体报道,职业“羊毛党”通过仅退款“0元购”套利,并开设付费白嫖课程,仅靠开课月入过万。还有人在二手平台销售产品,等有顾客下单后,再去电商平台下单,实现“0成本进货”。夸张的说法是,有人借此开起了一间小卖部。


早在1970年代,经济学家、诺奖得主斯蒂格利茨通过对保险市场的研究,曾指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存在自私的逐利行为。


斯蒂格利茨



在这里,投保人掌握关于自身健康状况的优势信息,保险公司则处在信息劣势中。在同样的保费标准下,保险公司所吸引的往往是健康风险更高的消费者,形成市场的“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即筛选出较为不利的顾客群体。而这些投保人知道自己的风险能够转嫁后,有可能采取更加冒险的行为,让保险公司和其他投保人承担高风险,即市场中存在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滥用仅退款规则的“羊毛党”,几乎可以与上述经济理论一一对应。他们将风险转嫁给商家和其他守序消费者,也往往是仅退款规则最活跃、最擅长的使用者,挤压正当消费者的利益空间。


这里的信息不对称,则是平台和商家无法把握的人心——消费者的真实意图,是合理维权,还是借机“薅羊毛”?


现实说明,仅退款并不是一条可持续的健康市场规则。《2024年电商平台“仅退款”调查报告》显示,在2000余位主流电商平台商家中,89.05%的商家对“仅退款”的实施持非常反对态度,仅有1.06%的商家未遭遇仅退款。另有数据显示,2024年双11期间,全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问题中,“任意仅退款”占比高达64.31%,排在第一。



平台缄默

一个关于“仅退款”的行业共识是,它是电商内卷竞争下的产物。曾有分析师表示:“大部分可以借鉴学习的策略,淘宝、京东早就做过了,比如扩大招商、吸引小商家、all in低价、百亿补贴……仅退款是其中最难做的事情,如果不是卷到极致,它们不会跟进。”


国内电商的竞争已经白热化。2014年,支撑中国电商行业GMV(商品交易总额)80%的电商平台仅有阿里、京东;到2023年,该份额已经被新成员拼多多、抖音、快手瓜分。其中拼多多以18.3%的GMV市占率超越京东,跃升为行业第二。


在激烈的争夺战中,“讨好用户”的仅退款策略即使问题突出,也成为电商平台“不得不卷”的选择。


据媒体披露,其中的逻辑是:通过仅退款,消费者的满意度显著提升,进而增加消费行为,推高GMV。另一方面,由于平台处理买卖双方纠纷的运营成本降低,KPI也会直观上升。“完成KPI是终极目的。”


淘宝平台变更仅退款的规则条款


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策略里,商家的利益被忽略了。有分析者指出,美国Costco允许消费者退回使用数年的商品,胖东来则推行无理由退换、买贵补差价策略,但这些线下零售商自身也是成本的承担者,有相对完善的“保护网”:他们会将退货成本纳入运营预算,并通过会员制或地域性服务建立信任。


电商平台扮演着一种清晰可见的强势角色,它们制定仅退款的交易规则,强势介入交易纠纷并加以裁决。但与之相对的,却是涉及“消费者—商家—平台”三方的框架里,其责任的模糊性。


例如,某电商平台的用户服务协议中,“免责”倾向明显。平台对交易纠纷调处结果、赔付决定并不承担责任,此调处完全是基于用户和相关方的委托协助处理,“无法保证结果符合期望”,如果用户对结果不满意,“有权依法寻求其他救济途径”。


有媒体梳理1302份涉“仅退款”纠纷的判决书,发现案件的当事人大多集中在具体的消费者和商家,平台“隐身”。而目前的司法判决,并未对平台的责任形成一致的判决思路。


如,被白嫖的商家是否可以将制定“仅退款”规则的平台作为被告?是否应当尊重平台自治,即认为商家应遵循与平台签署的“仅退款”协议,不支持其追责消费者乃至平台?


不合理的仅退款情况/图源:社交媒体截图



通俗来说,如果商家想要追责不合理“仅退款”的消费者,就可能面临违反跟平台“仅退款”协议的风险。法院是否要承认平台内部的治理规则,也就是“仅退款”的合理性?


在现行的框架下,一切未能得到解答。在对技术的讨论里,网络平台一度被作为提供聚合服务的“传输管道”,即扮演技术中立角色。另一种与之相反的观点则是,需要尽可能对平台上面的活动进行审查,这也意味着管理成本的增加,以及更深邃的制度问题。


“系统”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热词,每个人都嵌合于庞大数字系统的内部,由此带来一种新的挑战:过往承担自由与责任的主体是人,如今,我们需要更加正视系统本身的“主体性”,使其从隐身状态走出来,承担其应有的角色和义务。


也就是说,在电商平台已经深度介入、参与商家和消费者交易的情况下,自身已经形成了一个新“主体”。一整套新的治理框架,亟需得到建立。



平台,进入理性时代

业内认为,全面取消“仅退款”是电商发展的拐点,意味着电商竞争从价格战走向服务力。


自去年底以来,监管部门对整改“仅退款”频频释放信号。2024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约谈6家平台,指出“仅退款”挤压商家生存空间,要求整改。今年两会,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再次明确,会对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造成商户货款两空的突出问题进行治理。


在此之前,电商平台已有收紧“仅退款”政策的尝试。例如,淘宝在2024年8月推出优化措施,对店铺体验分≥4.8分的商家,保留与消费者协商退款的自主权,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商品进行抽检,如通过抽检,则由平台赔付被“仅退款”商家。


更好的规则正在探索之中。取消“仅退款”后,如何维护商家的正当利益,同时让消费者拥有良好的维权环境?如何让消费者和商家处在最佳的利益平衡点?这会是一个精细化的动态调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电商平台不再仅仅围绕增长的硬性指标,而是具备更多软性的竞争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当一个行业或领域的竞争走向内卷,通常意味着过度的竞争行为,它没有带来真正的效率、质量提升和创新,而是造成资源浪费和人的疲惫。


图源:中国政府网



过往的20余年里,中国电商引领了全球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之先,从头建立起物流、支付、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框架。对“内卷式竞争”的反拨,则是希望实力雄厚的电商平台们更专注于价值创造的源泉——真正的创新。


这里的价值创新,不仅是科技与经济意义上的,也可以是更加宏阔的社会面貌。


平台已经是数字社会不可忽视的“基础设施”般的存在,它重新组织着社会生产、消费与生活方式,对我们的生活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正因如此,我们才对平台的一举一动有着高度的关切和期待,不仅期待它作为超级的商业实体,也期待它承担社会责任的价值观践行者。平台具有这样的实力,也具有这样的义务。


一个最近的关联热点,是京东外卖指责竞对平台强迫外卖骑手“二选一”,常年不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用算法对骑手极尽压榨等,并宣布京东将保障被封杀骑手的订单量、扩大全职骑手招聘、优先安排骑手家属就业等。


京东推出的援助措施/图源:京东黑板报



这是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鲶鱼效应”,寄托着人们对平台的朴素期待:作为市场资源和利益的调节枢纽,对系统中的普通人,再友好一点。

(来源:南风窗)

相关阅读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 北京报道京东在外卖、酒旅、具身智能等领域大手笔出击,通过一系列打破常规、甚至被外界视为“掀桌子”的举措,收入重新迎来高增长。其最新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披露四组数据:1、当季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增速创近三年新高。2、季度活跃用户数和购物频次同比增长均超4
  • 人社部日前就2025年做好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平台企业为户外劳动者增发高温补贴。实际情况如何?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温天又有哪些保障措施?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走上街头,听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心声。近期,午间的阳光如同一把巨大的熔炉,把大地烤得炽热,炎热的气息令
  • 养发行业的千亿级蓝海市场,本质是品牌方与加盟商共享的“价值洼地”。当传统护发仍停留在洗剪吹服务时,丝域养发于2003年以“头皮SPA”开辟新赛道,通过科学化、场景化的服务重塑消费认知。20余年的发展,丝域养发加盟通过优质的服务积累200万忠实粉丝,并通过“标准化+可复制”的加盟模式,更是在全国200
  • 夏天配送是个“暴汗”的活儿。00后叮咚骑手朱子昆,烈日头里跑几趟,衣服能拧出水。但初来乍到刚满一个月,商圈路线还不熟,他连水都不敢畅快喝:“东奔西跑,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厕所,有时候只能忍着。”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紧邻南京西路商圈,餐饮店铺林立。这个夏天,街道将快递、外卖骑手的“如厕难”问题纳入基层治
  • 数字经济时代,会员付费成为众多互联网产品的普遍盈利模式,消费者开通会员才能获得相关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然而,一些网络经营者通过设计信息隐蔽、误导性强的APP界面,在消费者购买会员服务时默认同意“自动续费”,容易导致消费者遭遇“消费陷阱”。  某科技公司是某网盘APP的运营者。2023年10月6日14
  • 本报记者  李祉瑶  裁断车间的机器高速运转,面料被精准裁切成各种部件;缝制车间的工人们将部件缝合成完整的鞋面;中转仓里,打包好的成品鞋正等待发往外地……河北省安新县,河北雄安铭航鞋服设计有限公司的制鞋工厂内,130多名工人每天可生产约3000双鞋子。  安新县以制鞋业闻名,由于传统代加工模式受到挑
  • 原标题:二〇二四年一月至二〇二五年六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电商领域相关犯罪一万余人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的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电商黑灰产犯罪有关情况显示,当前电商产业链不法乱象增多,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破坏公平市场竞争秩序、影响电商行业健康发展。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电
  • 来源:福州日报福州消费者选购手机壳。记者 沐方婷 摄据福州日报7月27日报道 手机已成为生活必需品,作为“贴身伴侣”的手机壳也从配套工具变成年轻人握在手心的时尚单品。近日,“手机壳有毒”相关话题引起广泛关注。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廉价手机壳会散发刺鼻塑料味,尤其在手机发热时气味更浓,可能是甲醛、苯等有害
  • 近年来,漯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数智赋能为抓手,创新打造市域基层高效能治理平台,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发现”、从“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构建起“全域覆盖、多元协同、智能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党建引领筑牢根基 开启基层治理新征程漯
  • 大众网记者 李明宇 通讯员 赖健 初玉萍 东营报道为进一步提升顾客购物体验,畅通消费者反馈渠道,胜大超市在已有客户服务中心基础上,全面推行“购物胜大,码上放心”消费监督服务。该举措旨在利用数字化手段,让消费者声音直达管理层,实现服务与商品问题的快速响应与闭环处理。在胜大超市各门店的入口处、收银台等醒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