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检平台带动衡水工程橡胶产业提质升级

发布时间:2025-04-21 10:06:00 浏览量:0

以检测提质量 以质量强产业

一个国检平台带动衡水工程橡胶产业提质升级

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巡检员刘敬文(右)与车间负责人一起检查套筒半成品质量。(河北日报资料片)

衡水工程橡胶产业历经70余年发展,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六成。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改造提升?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衡水高新区的恒为检验检测认证(河北)集团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嗡、嗡、嗡……”在压剪试验机实验室,一台最大加载能力3200吨的“大家伙”正在对一批建筑摩擦摆隔震支座进行检测试验。

“这台动态压剪试验机速度快、精度高、性能全,能模拟十级地震的强度,而其他绝大多数试验机只能模拟七八级地震的强度。”国家工程橡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技术副总工程师金灿说。

金灿告诉记者,作为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年轻”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恒为集团下设的国家工程橡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可检测包括桥梁支座、建筑减震装置等在内的152种产品,检测结果在全球153个国家实现互认。

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衡水工程橡胶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专业生产桥梁橡胶支座、桥梁伸缩装置、止水带等产品,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产品检测、设备校准等服务。

“过去做产品检测要跑到上海、湖北、广州等地,既费时又费钱。现在家门口就有‘国’字号检测机构,不仅省心省力省钱,我们在其助力下还有了和世界先进企业‘掰手腕’的底气。”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健说。

“身处工程橡胶特色产业聚集地,我们不仅是产品质量的‘质检员’,还是助力产业升级的‘辅导员’。”恒为检验检测认证(河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河山告诉记者,他们在对产品进行检测中,除了出具检测报告,遇有产品质量出现偏差时,还会倒推出导致偏差的原因,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

对此,衡水华工建工程橡胶有限公司深感受益。“过去我们做橡胶配方进样,需要人工手动称重计量物料,导致产品检测质量参差不齐。”该公司质技部部长袁艳旭说,为推动解决这一问题,恒为集团下设的河北省工程橡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联合行业内大型企业和配料机厂家开展技术攻关,研发出橡胶配方进样自动配料系统,实现投料、输送、计量、配料等一体化操作,不仅能精准控制配料,还具有快速、连续作业能力。

“去年2月,我们上线了橡胶配方进样自动配料系统。一年多来,仅原材料成本就节约了100多万元,人工成本也大幅降低。”袁艳旭告诉记者,目前,当地多数工程橡胶企业已上线该系统,胶料品质控制得到有效提升。

“经过不断摸索,如今,我们已帮助企业把质量检验检测融入到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带动产业集群规模突破百亿元。”王河山说,接下来,他们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要,继续夯实工程橡胶质量检测主业,拓展检测功能,助力衡水工程橡胶特色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河北日报记者 刘冰洋 邢 云)

来源 河北日报客户端

相关阅读
  •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日前,在市南区香港西路52号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青岛元宇宙产业大厦项目主体结构正式封顶,标志着青岛首个以元宇宙产业为核心定位的地标性建筑迎来关键进展。项目计划2026年6月竣工,招引一批数字经济产业相关项目入驻。青岛元宇宙产业大厦项目日前迎来主体封顶,计划2
  • 金融界2025年5月17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半导体元件及半导体元件的封装结构”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1952422B,申请日期为2020年4月。本文源自金融界
  • 漫步遵化市山里各庄村的千亩油菜花田,感受田园的诗意与浪漫。供稿丨发现遵化剪辑丨王木者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   惠州日报讯 (记者刘建威)“我们今天把美国地区的销售价格降回来了,跟之前一样。”惠州市恩雅乐器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顾文斌5月15日向记者介绍,随着贸易局势的缓和,产品成本下降,将有效提升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竞争力。  在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恩雅乐器携乐队在惠阳、惠城轮番开展5场快闪活动,乐队成员
  •   缩短的清单,清晰的信号,彰显破除各类市场准入壁垒的改革决心,进一步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的创新创造潜力  浙江温州的三澳核电站,是我国首个民营资本参股的核电项目。近期,电站一期工程的两个机组陆续进入不同节点工程,其中1号机组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投产。  不远处,三澳核电二期工程也已开工。与一期工程相比,二
  • 近日,国投创合完成对行业领先的高端液压伺服控制元器件供应商武汉海卓泰克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支持国内高端液压伺服控制元器件技术创新,打造高精度、高响应、更可靠的运动及流体控制国产产业链,助力打破我国航空航天、机器人等多个关键领域该类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海卓泰克致力于国产高端伺服阀产业的研发及产业化
  •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冯玉怡 珠海报道港口作业区内,集装箱货柜呈矩阵式堆码,重型卡车在其中穿梭转运。再远处,巨型货轮装卸完毕正缓缓启动,隐入茫茫海湾。对于“因海而生”的珠海,无论是经济特区建立之初,还是当下国际贸易波诡云谲的变局,作为珠海最具优势的自然资源,这座城市的产业演进逻辑都深深嵌入港口的变迁中。
  •   廊坊市安次区的一个数字化装配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线上作业。贾珺摄  在雄安新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工作人员在调试巡检机器人。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李如意  共研机器人、同造“一辆车”、延伸氢能产业链……在区域经济总量11年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的京津冀,以“六链五群”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成为发展的强劲
  • 封面新闻记者 谢杰5月8日至10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在成都举行。根据全省统一安排,5月9日下午,由南充市人民政府、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共同主办,“聚新赋绿、链享未来”化工新材料及绿色建材产业专题对接活动举行。作为牵头主办城市,南充现场
  •   共享战略新机遇,同筑圈链新生态。  5月9日下午,作为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产业专题对接活动举行。  该活动由绵阳市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合作局联合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等协办,邀请全国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