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出伏!高温持续、温差拉大,这五件事不宜做

发布时间:2025-08-19 10:35:00 浏览量:0

在经历30天的三伏天后

今天(8月19日)终于出伏啦!

虽说最热的三伏天结束了

但别高兴得太早

从出伏到秋分的这段时间

仍然暗藏“凶险”

“秋老虎”发威、早晚温差逐渐加大,在这种忽冷忽热的刺激下,不仅容易出现感冒和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呼吸系统症状,还可能诱发脑梗、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出伏后这段时间的养生保健至关重要。

“秋老虎”发威

防暑还是第一位

受强盛的副热带高压影响,未来10天江南、江淮、江汉、黄淮等地仍将十分暖热,陕西关中、黄淮到江南将出现范围广、时间长的高温天气过程,西安、合肥、武汉、南京、上海、杭州、长沙、南昌、重庆等地,未来一段时间的高温都将相当频繁。

四川盆地和浙江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重庆未来三天的最高气温也将维持在39℃左右。

不但气温高,体感还会十分闷热,黄淮到长江流域多地午后时段体感温度可达40℃以上,四川盆地、湖北、河南、浙江等地部分地区的体感温度更是达到45℃左右。

中央气象台发文称,副热带高压犹如一口锅,锅里“蒸煮”,锅外“电闪雷鸣”。

面对如此长时间的高温,一定要警惕中暑。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中暑了怎么办?

如果出现头晕、乏力、体温升高、心悸等中暑症状,紧急处理需遵循脱离高温环境、快速降温、补充水分、及时就医四个关键步骤。

若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或体温持续高于40℃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昼夜温差增大

警惕脑梗、心梗

出伏之后,夏季开始向秋季过渡。气候逐渐干燥,气温波动较大,昼夜温差加大,容易引发肠胃炎、感冒、心脑血管疾病等。

对人体来说,气温忽冷忽热的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紧张,血压波动较大,因此,这段时间是脑梗、心梗发作的危险期

  • 识别脑梗

脑梗通常都是突然发生的,短暂无力、口齿不清可能是前兆,可以通过“120”口诀快速判断。

发生心梗怎么办?

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胸口突然剧烈疼痛、胸闷、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头晕乏力。

这个时候,不要咳嗽、猛拍胸口、吃东西喝水、随意走动或自己开车去医院。以上这些行为不仅不能缓解症状,还可能增加心脏的耗氧量。

正确的做法是:

  • 立即拨打120,说清楚您所在的地点、出现的症状、发病的时间。
  • 打开房门,便于急救人员第一时间进入。
  • 就地躺下或坐好休息,保持安静,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 深呼吸、放松身体、稳定情绪,避免紧张和过度换气,安静等待救援。

出伏牢记“五不做”

出伏后,有些生活习惯也要随之改变,以下这五点需注意:

  • 不要太早晨练

出伏后温差逐渐加大,若四五点钟就外出晨练,容易受寒冷的刺激,让早晨本已较高的血压上升更快,增加脑血管发生意外的风险。

  • 不要喝水太少

每天喝水2000~2500毫升,早晨起床后可以喝1杯(200~400毫升)温开水,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水,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 不要过度贪凉

出伏后,早晚比较凉快,应注意保暖,及时增添衣服。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 不要整夜开空调

出伏后不要整晚开着空调,可以设置定时功能,避免受凉引起感冒、腹泻、颈肩腰腿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 不要睡得太晚

出伏以后就到了“秋乏”的时候。此时应早睡早起,相比夏季要增加1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或者通过午睡的形式增加睡眠。

出伏不等于暑热结束

高温天气需做好防暑降温

气温波动较大时 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若出现头晕、胸闷、胸口疼痛等症状

建议及时就医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阅读
  • 在经历30天的三伏天后今天(8月19日)终于出伏啦!虽说最热的三伏天结束了但别高兴得太早从出伏到秋分的这段时间仍然暗藏“凶险”“秋老虎”发威、早晚温差逐渐加大,在这种忽冷忽热的刺激下,不仅容易出现感冒和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呼吸系统症状,还可能诱发脑梗、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出伏后这段时间的养
  • 人社部日前就2025年做好高温天气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平台企业为户外劳动者增发高温补贴。实际情况如何?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温天又有哪些保障措施?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走上街头,听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心声。近期,午间的阳光如同一把巨大的熔炉,把大地烤得炽热,炎热的气息令
  • 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发布广东蚊子活跃度气象指数:8月9日-8月16日,广东绝大多数地区蚊子活跃,其中珠三角、粤东、粤西人口密集区蚊子非常活跃;粤北部分地区蚊子较为活跃。目前基孔肯雅热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也没有广泛可用的疫苗部分国家虽有批准疫苗但并非在全球普及无锡疾控专家表示阻断基孔
  •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0日讯 今天(7月20日),我国正式入伏,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今天白天,青岛依然是高温高湿的天气,由于青岛处于副热带高压的边缘地带,部分地区出现分散性阵雨或雷雨天气。今天夜间,平度、莱西有阵雨或雷雨;明天白天,我市以多云间阴的天气为主,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后天白天,
  •   【高温蓝色预警】  7月13日11时5分,绵阳市气象台发布高温蓝色预警:  预计14~18日,绵阳梓潼、三台、盐亭、涪城、游仙、安州及江油、北川的大部地方将持续出现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三台、盐亭的部分地方可达38℃以上。  请加强防暑降温工作,公众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并做好电力等能
  • 天气实况雨后气温骤降,适时调整着装,谨防感冒。最新预报今天傍晚至夜间阴有雷阵雨转多云,南转北风二三级,短时阵风七八级,最低气温25℃​​​。来源:@气象北京
  • 近日淄博的天气那叫一个 “热辣滚烫”多地热到登上全国高温榜前列这不今天又是全国第五走在街头热浪扑面而来汗水瞬间湿透衣衫高温预警不断酷热成为生活的主调 山东省气象台自7月2日16时发布高温橙色预警至今已连续发布8天在此期间山东多地气温持续攀升开启 “炙烤模式”高温橙色预警山东省气象台于7月10日11时
  • 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的中心已于7日凌晨0点钟前后在台湾嘉义县沿海登陆,登陆时由强台风级减弱为台风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4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0百帕。台风“丹娜丝”影响台湾 多地出现暴雨、游客滞留据台湾气象部门6日发布的信息,台风“丹娜丝”中心对新北市至屏东县、南投县、宜兰县、花
  • 天气越来越热,“热射病”“中暑”等字眼频频登上热搜。有人喜欢在大夏天里来一杯冰镇饮料,或是猛吹空调,这样可以缓解中暑吗?高温天气下,都有哪些事不适宜做?近日,山东淄博一名老人被紧急送到医院急诊抢救室,医生检查发现,老人体温升高、意识不清,是中暑导致。山东省淄博市市立医院急诊科主任 于卫兵:接近60岁
  • 近期浙江持续高温“炙烤模式”常开主打一个大家都“熟”据杭州天气,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未来3~5天杭州依然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7日前最高气温可达37到39度,局部40度以上。要特别提醒大家车内密闭环境下夏天温度能飙升到60℃~70℃一些看似平常的车内物品可能随时变身“定时炸弹”据媒体报道,近日,浙江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