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里的抗战故事⑥|“战时省会”的烽火岁月

发布时间:2025-08-09 16:24:00 浏览量:0

​提到沅陵,很多人不由想到这里厚重的文化底蕴,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

然而,翻开湖南抗战史,有一段厚重的历史不得不说:作为抗战时期民国湖南省临时省会,沅陵一度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抗日救亡运动中心,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城市,在时光中变迁。如今,80多年过去了,大多数抗战时期临时省会的遗迹早与沅陵老城区一道沉没沅水江底,而那些硕果仅存的遗迹,仍在落寞地诉说着“临时省会”的荣光。

战时省府西迁沅陵

1937 年7 月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相继陷落。抗战中后期,湖南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是中国西南大后方的重要屏障,是联络东南各省未沦陷区的桥梁。

沅陵,旧称辰州,“上扼川黔,下蔽湖湘”,素有“西南要塞”“湘西门户”之称。抗日战争时期,沅陵成为抗战大后方要镇。

(沅陵老城一隅。资料图片)

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由东南沿海、华北、华中向大西南撤退的国民党机关、学校、企业、伤兵医院、调动的军队和难民多数取道湘黔公路,经沅陵西迁躲避战争,有相当一部分直接落脚此地。

1937年11月,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后,沅陵成为大后方的前沿阵地,国民党湖南省政府决定迁往沅陵。时任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明确指示:“随即将省府各厅、处、会依次分批迁往预定的战时首府——沅陵”。以沅陵为中心的大湘西成为沦陷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内迁集中之地。1938 年4 月1 日,国民党省政府在沅陵设立“湖南省政府沅陵行署”,辖21 个县。

1938年11月3日,国民党湖南省政府机关正式迁往沅陵伯陵路(今太常乡)。随之,国民党军政部粮秣实验总场迁往沅陵。

1938年11 月17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湘西设立绥靖公署。12月1日,经济部工矿调查处驻湘办事处、中国战时儿童救济协会湖南办事处、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湖南省审计处、湖南卫生实验处、湖南省邮电管理局等机关团体相继迁到沅陵。

1939年5月,薛岳接替张治中任湖南省政府主席。5月20日,湖南省政府主要机关迁往耒阳,但省财政厅、粮食厅、教育厅等部分机关单位仍留在沅陵。大部分迁往沅陵的企事业单位、学校、卫生机构也留在沅陵,直至抗战胜利。

(被日军轰炸后的沅陵。资料图片)

1944年6月19日长沙沦陷后,省内机关、厂矿、学校及其他社会团体纷纷内迁湘西,以沅陵、辰溪、溆浦、芷江为中心的大湘西成为沦陷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内迁之地。长沙、常德等地的机关、学校、工厂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也开始向沅陵迁移。

1944年12月1日 ,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湘西办事处在沅陵成立。

1945年7月,国民政府任命吴奇伟为湖南省政府主席。7月28日,吴奇伟率新省政府成员由重庆抵达沅陵宣誓就职。8月1日,新省政府在沅陵开始办公。洪江、沅陵、安化三行署奉令结束,人员并入省府。

一度成为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随着省政府的迁入,国民党一些办事机构在沅陵设立办事处。一时间,沅陵呈现出人口激增、工商云集的空前繁荣的景象,沅陵一度成为全国区域性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1938年开始,湖南收容六省难民。当年11月,随着国民党湖南省政府迁往沅陵、省直机关大批撤退到沅陵,加之上海、南京沦陷后的大批机关、学校、工厂、团体涌往沅陵,沅陵人口由原来的两三万猛增至近三十万,连县城附近的凉水井、苦藤铺、郑家村、太常、沙金滩、白田等周边乡镇都住满了难民。沅陵一度成为全国的区域性避难中心,犹如一艘“诺亚方舟”庇护了数以万计的难民、伤员和大量的战时急需的生产力。沅陵人口随着抗战期间大量人口迁入,到1945 年,人口上升到39.75 万人。

抗战初期,以机械制造和纺织为主的工厂沿沅水大批迁入沅陵。从1938 年开始,上海中国机器厂、新成布厂、汉口精益铁工厂、车身厂等30 余家企业相继迁入沅陵,沅陵的工商企业随之勃兴,工矿业一度达到100 余家。

据史料记载,当时沅陵的商店由战前的544 家骤增至3500 多家。战时内迁的大批企业,带来了沅陵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不仅为战时的军工用品和民需用品生产、支援前线、安定后方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障,而且这些门类齐全的工矿企业对改善沅陵、湖南乃至全国的工业布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据文史专家介绍,作为战时湖南省会,沅陵不仅给当时遭到重创的文化和教育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安全场地,也使中国文化和教育得以薪火相传。

在那烽火连天的年代,省内省外一些大中小学校纷纷往湘西沅陵等地搬迁,其中省立第十二中学、长沙雅礼中学、福湘女中、长沙新华初中、云麓中学、艺芳女中、岳阳贞信女中、湖滨高级农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江苏医学院、浙江银行专科学校等10 多所学校先后迁到沅陵。

(抗战时期湖南省政府旧址建筑。资料图片)

1938 年11 月9日,《抗战日报》迁至沅陵马王界,社长田汉、副总编廖沫沙及周立波也随之迁来。 1938 年11 月,翦伯赞主编的《中苏半月刊》迁入沅陵。1938年11 月,湖南广播电台也迁沅陵,次年1 月12 日正式播音。1938 年12 月,长沙一致剧社迁沅陵,进行抗日宣传。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在沅陵的活动也较为活跃。1938 年10 月,中共湘西工作委员会和中共沅陵县委在沅陵成立, 加强了党对湘西抗日救亡工作的统一领导。1938 年11 月20 日,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从长沙碾转湘潭迁至沅陵河涨洲,不久又迁往邵阳。

夜幕降临,天边残阳如血。走在沅陵古街的青石板路上,每一块石头都仿佛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抗战往事,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民族奋斗抗争故事。因为,铭记抗战历史,不仅是对先烈的致敬,更是对和平与发展的永恒追求。

(全媒体记者 邱承 通讯员 向显桃)

相关阅读
  • ​提到沅陵,很多人不由想到这里厚重的文化底蕴,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然而,翻开湖南抗战史,有一段厚重的历史不得不说:作为抗战时期民国湖南省临时省会,沅陵一度成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抗日救亡运动中心,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城市,在时光中变迁。如今,80多年过去了,大多数抗战时期临时省会的
  •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蒋诗雨 通讯员 吴子怡 李佳林近日,湖南各大高校陆续公开了自家录取通知书——有的学校在通知书里附赠荣誉绶带、立体书,有的附送校长荐书《中国哲学史》,有的礼盒包装精致、像个艺术品……各式各样的通知书饱含学校对新生的深切祝福。快来pick你最心仪的录取通知书吧!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
  •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攀)今日,长沙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公告,根据《长沙市2025年乡村运营职业经理人(乡村CEO)选聘公告》安排,经资格审查和初评、综合评审(含面谈)、体检、考察等程序,拟聘用文梓诺等13人(名单见附件)为乡村运营职业经理人(乡村CEO),现予以公示。
  • 7月16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对于国民党抗日老兵将受邀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相关活动,台防务部门负责人称,大陆一贯通过“统战伎俩与认知作战”企图分化台湾社会,台湾民众与退役官兵“勿受诱惑”。陆委会称,相关人员参与此类活动若有妨害台湾尊严之行为,将
  • 来源:国家医保局↓ 留言请点击阅读原文
  • 孩子们正在“汤圆妈妈绘本巴士”里阅读。 学校供图“去绘本巴士看书啦!”日前,在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凿石小学,一年级学生彭锐坤下课后,飞奔向校园里的一座特殊图书馆——一辆由机场摆渡车改造的“汤圆妈妈绘本巴士”,津津有味地看起书来。这是该校“汤圆妈妈”阅读品牌的最新实践载体。 凿石小学曾是一所农村薄弱小学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6月24日电 23日起,2025年全国各省份高考分数线陆续发布。截至目前,湖南、辽宁、江苏、福建、河北、黑龙江、重庆、天津、上海已公布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人民网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汇总,以供考生和家长参考。(文/李依环、实习生李天祎;制图/胡琳、万能、霍雨佳)
  •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任波 通讯员 万国珍长沙博物馆又一原创新展“我有方寸心——唐长沙窑瓷器诗文特展”再度成为推介长沙,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展,在2024年岁末再度引起各方前来观展的热潮,已成为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新开幕的热展“我有方寸心——唐长沙窑瓷器诗文特展”呼应今年7月23日开幕的热展“她从
  • 夜幕下的中国烧烤摊,从南到北,清香与酱韵撞击舌尖;年夜饭桌上,一壶好酒,成了情感的暗语。你是否和我一样,每次和朋友拼酒,总有人说起家乡的酒:那味儿,喝一口就能穿越回故乡巷子、田埂、炊烟。这不是简单的酒精配方,而是流淌在中国人血脉里的风景与“人情味”。做过多年的酒桌“搭子”,我跑过产区,喝过大佬,也踩
  • 全台备受关注的“大罢免”正持续升温。台“中选会”近日公布共24名“立委”的罢免案成立,首轮罢免案将于7月26日投票。21日国民党展开反恶罢大造势,22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开启巡回10场系列演讲,岛内政治氛围日趋紧绷。据台湾联合新闻网21日报道,国民党“战斗蓝”负责人、前“中广”董事长赵少康21日举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