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沙窑走进诗的唐朝

发布时间:2025-06-23 19:03:00 浏览量:0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任波 通讯员 万国珍

长沙博物馆又一原创新展“我有方寸心——唐长沙窑瓷器诗文特展”再度成为推介长沙,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展,在2024年岁末再度引起各方前来观展的热潮,已成为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

新开幕的热展“我有方寸心——唐长沙窑瓷器诗文特展”呼应今年7月23日开幕的热展“她从长安来——汉长沙国渔阳王后和她的时代”。这是长沙博物馆在2024年倾力打造的两大原创专题展览,这两大热展深入汉唐盛世,涵盖贵族宫廷和平民社会,是长沙博物馆全力回答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命题,打造好湖南历史文化的名片和共建海上丝绸之路命运共同体的展览尝试。“我有方寸心“新展刚一推出,观众即纷至沓来,并引来各方好评,本次展览已入选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公布的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

记者来到长沙博物馆二楼特展一厅,正遇上7位爱好唐诗的湖南师范大学学生凑在展柜前一同看展。他们说:“大唐是一个诗的朝代,诗意无处不在。连长沙窑瓷器上也写满美丽的诗歌,并且每首诗都写得那么好。我们以前知道长沙窑画有飞鸟,有很多动物玩具,我们湖南师大博物馆也展出了一大批校友捐赠的来自黑石号的唐代长沙窑瓷器,但这次来长沙博物馆观展,我们却是大开了眼界,大饱眼福,我们没有想到有这么多写有诗文的唐代长沙窑能齐聚一起,这是学习和了解唐诗极其难得的好机会。我们会向学校的同学建议,一定要来长沙博物馆看一次唐代长沙窑的诗文大展。在这里,太有收获了。”

据长沙博物馆讲解员介绍,本次展览集唐代器物、诗词、书法艺术于一体,以长沙窑为标识,展示唐代长沙万千气象。展品来自省内外13家文博单位,共计183件/套,其中包含题诗74首、题记22个,以及富含异域风情的典型外销精品36件,大多出土于窑址和唐代重要贸易港口城市遗址,或出水于“黑石号”等海丝沉船。展览通过活化利用特色文物,让观众透过日常瓷器赏读唐诗,感受唐人的生活美学与情感表达,见证千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文明交流互鉴。

长沙窑瓷器上的诗,再现大唐社会百态和海丝城市文化印记

大唐是一个诗的朝代,我们从长沙窑瓷器上可以看到,读诗、写诗之风已融入唐人生活,甚至融入长沙北面铜官小镇烧瓷人的生活,他们也被诗歌浸润,读诗、改诗,自己也写诗。唐代的诗文化被长沙窑创造性用于瓷器生产,创新了釉下多彩工艺,将诗歌、书法、绘画等装饰在瓷器上,开创了中国彩瓷文化的先河,并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不同民族的文化。唐代长沙从事窑业的人们不但会写诗,同时也会经商,他们采取薄利多销的形式,将长沙窑产品行销海内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明珠享誉世界。

长沙博物馆馆长周慧雯介绍,为深挖长沙窑的独特价值内涵,阐释蕴藏其中的湖湘文化精华,长沙博物馆另辟蹊径,从长沙窑瓷器上独树一帜的诗文内容出发,策划了本次展览,通过长沙窑瓷器上的诗意表达,再现唐代的社会百态和海丝城市文化印记。

本次展览介绍了长沙窑开创彩绘诗文,另类呈现“诗的唐朝”瑰丽壮美的景象。长沙窑瓷器诗文包罗社会万象,此次展览从民俗风情、教育观念、酒文化和爱情婚恋四个方面阐释唐代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思想。同时长沙窑不但行销国内,更成为外销产品。此次展览展现了长沙窑瓷器行销遍天下,从商品经济、市民文化、商贸诗文、宗教文化融合和外销贸易等多角度印证,长沙是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

长沙窑瓷器上的正楷字,已突显唐代望城欧阳询的笔风

据最新统计,全国已发现的长沙窑瓷器上共记录有130余首原汁原味的唐诗,本次展览即展出70余个唐诗诗文壶,占全国所有长沙窑诗文壶一半以上。130余首唐诗中,除20余首在全唐诗中能找到原作或改编自白居易、刘长卿、王维等诗人诗作外,其余均为作者无考的民间创作者的诗作。长沙窑诗文壶因此具有极其巨大的文献价值。

长沙博物馆执行策展人刘凯在展厅向记者介绍,长沙窑诗文壶均为釉下彩诗文壶,字体以行书为主,另有正楷和草书,值得注意的是正楷的诗文壶,其风格多以唐代望城人欧阳询所创欧体为主。此外,此次展出的长沙博物馆藏“吉利”瓷盘“吉利”二字的楷书风格,用笔瘦硬有神,已极其类似后世宋徽宗所创“瘦金体”风格。

“我有方寸心”诗文瓷壶是本次展览主标题的灵感来源,全诗内容为“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遣风吹却云,言向天边月”,这首诗既有难以言说的情绪,也蕴含豁然洒脱之意,寄寓着社会民众发自心底的朴素情感。刘凯介绍,不仅展览主标题,展览单元内的各小组标题也都取自长沙窑瓷器诗文原句;从展览整体逻辑上,有从方寸到咫尺再到万里的空间上的扩展,也有从诗唐到万象再到朝晖的情感上的升华,长沙窑匠人书写下的浪漫期望,在一千多年后仍旧向我们传递着生活之美。

为提升展陈内容设计,增强场景互动性和观众参与度,本次展览利用数字展柜展示“我有方寸心”诗文瓷壶、竹林七贤诗文瓷罐这两件重点展品,巧借文物三维模型和动画短片让文物“活起来”,生动呈现千年往事。此外,利用灯光投影和氛围营造将唐代有关长沙的名诗和生活场景进行艺术复原,并移用唐代书法名家作品、介绍和瓷器诗文完成艺术融合,有效放大审美能量,创新呈现文物语言。

本次展览免费开放时间为2024年11月29日至2025年4月6日(逢周一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市民朋友需提前在“长沙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实名登记预约,并按照预约时间段凭预约二维码或身份证通过安检入馆参观。展期内,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观众的观展需求,长沙博物馆还精心策划了专家讲座、长沙窑“瓷上诗”朗读活动、诗词徽章DIY体验、长沙窑瓷器修复课程等,市民朋友可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报名参加。

本次展览由湖南省文物局指导,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和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博物馆与湖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鉴定中心)、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上海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长沙铜官窑博物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扬州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宁波博物院、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湖南师范大学博物馆、长沙窑研究会等共同承办。

相关阅读
  • 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将于8月7日在四川成都开幕,世运会历史上的首次火炬传递活动今日(26日)举行。世运会的首次火炬传递以及采火仪式如何呈现?记者在现场发回报道↓↓↓成都世运会的火种采集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将在四川广汉市的三星堆博物馆进行。三星堆博物馆内的祭祀广场修建于1997年,广场最上方有一
  • 7月22日凌晨,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州工夫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香白先生于潮州家中逝世,享年89岁。陈香白一生爱茶、研茶、传茶。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潜心研究潮州工夫茶文化,整理归纳了潮州工夫茶“二十一式”。他著有《中国茶文化》《潮州工夫茶》等专著,以学术严谨性为这门传统技艺奠定现代理论基础,并提出“七
  • 聚焦“两高四着力” 同频共振谱新篇《太行·红日》实景演出为与会人员奉上视觉文化盛宴(安阳融媒记者 戴彤 摄)出发!向殷墟甲骨文世界级文化地标迈进——2025安阳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暨入境旅游推进会综述安阳融媒记者 申昕时值盛夏,太行叠翠。红旗渠畔,宾客云集。7月17日至18日,我市召开2025安阳市文
  • 巴西汉学家沈友友2024年在家中准备工作资料。 新华社发新华社澳门7月22日电 题:巴西汉学家沈友友:在精神的世界探寻“中国房间”新华社记者齐菲、刘刚、郭雨祺当地时间21日,在遥远的巴西,一本译自中国作家鲁迅作品《呐喊》的新书在大小书店上架。译者是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他更喜欢人们称呼他的中文名
  •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攀)今日,长沙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公告,根据《长沙市2025年乡村运营职业经理人(乡村CEO)选聘公告》安排,经资格审查和初评、综合评审(含面谈)、体检、考察等程序,拟聘用文梓诺等13人(名单见附件)为乡村运营职业经理人(乡村CEO),现予以公示。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姜赟 通讯员 袁子霄从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的悠悠药香,到杭州亚运博物馆的时代脉动,再到龙坞茶学院的茶香琴韵,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四海归巢·同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正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华侨携手踏上一场跨越千年文化与当代发展的“归心之旅”。合影千年医韵里的文化对话
  • 泰安,因泰山得名,寄寓“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泰山主峰巍峨于泰安之北。登高畅怀,吐纳风云;千年苍松翠柏,见证中华文脉不息品格;山麓大汶口遗址,映现6000年前远古曙光……泰山滋养了瑰丽多姿的文化,淬炼出这座城市勇攀高峰的魄力。这是绿意盎然的泰安市容市貌(2025年6月摄)。(陈阳摄)风骨:文脉绵长气
  • 近年来,乡村IP频频“出圈”,“村超”“村BA”“村晚”轮番走红,不仅把热闹带进了田间地头,更将乡村的烟火气与活力展现在更多人面前。如今,一股“乡村博物馆热”逐渐火了起来,研学体验、直播带货,乡村里的“文化容器”如何让村民既“富脑袋”又“富口袋”?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着哪些文化韵味和产业机遇?位于浙江杭
  • 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我国的短剧以黑马之姿闯入国际市场,交出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超2.7亿人次下载了我国短剧,海外市场相关APP激增至237款,同比增长近4倍。这种爆发式增长,标志着我国短剧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更开创了低成本高回报的全新赛道,吸引众多企业争相入局
  • 来源:国家医保局↓ 留言请点击阅读原文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