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三附院国医传创工程启动仪式暨首届振华国医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5-19 11:22:00 浏览量:0

5月17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国医传创工程启动仪式暨首届振华国医论坛在郑州举行。国医传创工程指导老师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周勇,中医药科教处处长姬淅伟,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王耀献,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张晓东、院长胡仕祥和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及师生代表出席活动,共启中医药传承创新新篇章。仪式由胡仕祥主持。

张晓东在致欢迎词时介绍,医院启动国医传创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构建师承培养人才、人才驱动创新、创新引领发展的良性机制。医院将全力高标准搭建好交流学习平台,支持专家带教工作。同时希望各位专家老师做倾囊相授的“大先生”,希望各位弟子做潜心研学的“好学生”和守正创新的“奋进者”,共襄杏林满园春的美好未来。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焦钧宣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于公布国医传创工程培养对象及指导老师名单的通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于公布双学科(术)带头人名单的通知》。张晓东为双学科(学术)带头人颁发聘书。

在庄重的拜师仪式上,10名传承人胡斌、杨会举、李媛、马运锋、李严生、刘世举、谷宁、李薇薇、王雪霞、赵璐分别向指导老师杨永清教授、于永铎教授、沈洪教授、高景华教授、徐春军教授、王琛教授、刘亚娴教授、冯利教授、吕立江教授、陈明教授行三鞠躬礼、奉茶献花。导师们回赠拜师帖并合影留念。骨病科主任韩崇涛、上海龙华医院王琛教授分别代表弟子和导师进行发言。

王耀献在致辞中指出,培养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新时代中医药教育最紧迫目标。他强调,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要传承精华、代代守护,要与时俱进、使命担当。传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传承就没有渊源,只有在传承与守正中才能创新。要尊师重道,贵诚求精。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老师和学问得到尊重,学问才能得到尊重。要倾囊相授,呕心育才。经师易求,人师难得,老师不但传授知识技能,更传授学生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为医之道。

周勇在讲话中指出,中医药传承需把握“固根基、强创新、活机制”三个维度。一是筑牢师承教育根基,深挖名医学术思想,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传承模式。二是研究中医思维,推动理论创新,确保传承与时代同频,师生需加强机理阐释与探索。三是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优化评价体系、搭建成长平台,让中青年骨干“有盼头、有干劲”。他希望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此为抓手,营造良好环境,聚焦人才培养、成长和使用各环节,倾力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为河南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携手守护中医药这一民族瑰宝。

启动仪式后,首届振华国医论坛开幕。上海中医药大学杨永清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亚娴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高景华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王琛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冯利教授分别围绕其研究前沿等主题作专题报告,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国医传创工程启动,标志着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在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医院将以“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为准则,全力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标杆,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振兴发展贡献力量。(通讯员 潘向昆)

相关阅读
  • 5月17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国医传创工程启动仪式暨首届振华国医论坛在郑州举行。国医传创工程指导老师和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周勇,中医药科教处处长姬淅伟,河南中医药大学校长王耀献,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张晓东、院长胡仕祥和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及师生代表出席活动,共启中医
  • 5月17日早晨,四川南充初三某班全体同学搬着板凳来到仪陇县总医院的广场上,拍下了一张特殊的毕业照。队列中间,是一张病床,病床上的男孩戴着氧气罩,同样穿着校服。“对于在场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难忘的毕业照吧。”拍下这段视频的李先生说,病床上的男孩,是其妹妹的同班同学,即将初三毕业,但目前身体状况不太乐
  • 近日,太原市中医医院与太原市迎泽区公办综合托育服务中心举行“医育结合”签约仪式。双方将以“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为核心,共同打造集科学育儿、中医保健、健康教育于一体的托育服务体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注入中医药智慧。双方围绕合作内容、目标和实施计划进行了深入交流。太原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韩娟表示,中医在幼儿健
  • 石学敏同志治丧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石学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1日1时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讣告称,石学敏同志是我国现代针灸学奠基人、开拓者和引领者,是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医学家,
  • 在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与母亲节即将来临的温馨时刻,一场意义非凡的演出在相辉堂北堂上演。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红房子医院)党委、东方卫视中心、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出品的原创历史人物剧《王淑贞》,于5月10日、11日再度登陆相辉堂北堂舞台,连续献演两场。9年前的一天凌晨,在复旦大学工作的安茵(化名
  • 5月9日【立方招采通】标讯亮点包括工程建设、医疗药械、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项目。其中:河南艺术中心设备更新项目音响设备采购项目和郸城县中医院医疗设备购置项目可重点关注。河南艺术中心设备更新项目音响设备采购项目采购方式为公开招标,项目资金来源为财政资金,本次项目为河南艺术中心大剧场、小剧场、音乐厅的音
  • 5月4日—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报道了,河南等地举办多场青春思政课,激励广大青年赓续爱国情。《焦点访谈》讲述了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漯河技师学院教师侯坤鹏,坚持在职业教育讲台任教的故事。综合频道关注了郑州至开封城际铁路的智能车窗,让旅客可以在列车上享受人机交互体验;南阳百万
  • 近日,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神经内科病一区成功治愈一例罕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充分彰显了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在神经系统罕见病领域的卓越专业救治能力。五个月前,槐女士右侧头面部突发疱疹,虽然经过抗病毒和营养神经治疗后疱疹逐渐消退,但一系列新的症状接踵而至,行走偏斜、言语增多且情绪欣快、记忆力减退…
  • 通讯员 周甜为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大家以院为家、爱院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共同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近期,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脑病医院)精心组织开展了“医院是我家 我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并开展了征文和演讲比赛。讨论中,职工们围绕医院发展、个人成长、医患关系等话题,畅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姬姣姣 通讯员 张艳花 耿家祥“这已经是我第五次参加‘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啦,每一次参加都让我在中文和太极的融合学习中,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4月27日,河南理工大学斯里兰卡研究生特娜说。河南理工大学近日举办2025年“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本次活动以“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