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奋斗者 | 坚守34年,破译毒品密码
【来源:中国禁毒报】
“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我深感自豪。作为一名来自河南省南阳市的‘山里娃’,在前辈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耐心带教下,以及在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这一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平台的支持下,我才有机会成长为一名行业专家。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我们这个集体。”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司鉴院)法医毒物化学研究室主任向平在谈及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时如是说。

作为法医毒物学领域的专家,向平是我国唯一获得国际法医毒物协会(TIAFT)国际学者奖的研究人员,自2019年起担任TIAFT中国地区代表,并在2021年荣获“上海工匠”称号。
向平在法医毒物领域深耕34年,如何攻坚克难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与毒共舞”的法医。
向未知挑战 攻克国际难题
在20世纪90年代,国内法医毒物分析技术极为匮乏,能够准确分析判断的毒药物种类有限。向平在前辈们带领下,率先在国内开展对海洛因、哌替啶、大麻、苯丙胺类等毒品的体内分析研究。经过近30年的积累,司鉴院建成了当时我国唯一的中国人群中毒法医毒物学数据库,为国内司法鉴定实务提供了宝贵的中毒数据支撑。
为了获取第一手生物样品,向平曾随导师和同事深入戒毒机构进行调研和取样,详细掌握了哌替啶滥用者体内原体及代谢产物的存在状况、哌替啶在毛干中的分布与滥用史的关系,成功填补了毛发中哌替啶研究的国际空白。
在设备简陋的年代,为了获得乙醇的体内代谢及消除数据,向平和同事们曾“以身试酒”进行代谢研究,以30分钟为间隔连续十几次抽血取样,直至胳膊上布满青紫……通过反复实验验证,他们构建了系统的毒药物对照实物样本库,建立了系统的已知毒药物辨识技术体系,将可测药物种类从200种逐步发展至上万种,为法医毒物鉴定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在“十三五”期间,向平和团队聚焦国际毒物分析领域的前沿挑战,集中力量攻破“未知毒物鉴识”这一国际难题,研发了“未知毒物系统筛选分析技术”。这项技术现已应用于新一代毒品破译,为有效防范合成大麻素类新型毒品于萌芽状态以及国家对其整类列管提供了技术保障。“2010年以后,新精神活性物质不断增多。我们不断优化未知毒物系统筛选分析技术,系统研究毒物成分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明确其在血液、尿液和毛发等不同生物检材中的表现形式和存在时长等。弄清楚这些科学问题,才能应用于涉嫌吸毒人员的鉴定。”向平说。
探求检测极限 以鉴毒促禁毒
毒品犯罪日趋隐蔽,为逃避侦查,犯罪分子千方百计寻求毒性高、剂量小、检出难的毒物,给司法鉴定带来巨大挑战。在无数次的实验中,向平团队不断优化毒物检测技术,探求灵敏度的极限,她攻克的“样本超痕量”技术将毒药物检测浓度从千分之一降至万分之一,直至一百万亿分之一。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个体吸毒识别能力,还实现了对城市生活污水中痕量毒品的监测,利用污水流行病学绘制“毒情地图”,协助管理部门精准掌握区域现状,提升禁毒工作的科学化和精准化水平。
“生活污水样本基质非常复杂,其中的毒品含量极低,这对实验室检测挑战很大。此前,我们主要是采用固相萃取法前处理,然后上仪器分析。在污水样品量大的情况下,这种检测手段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是,污水检测技术的核心就是要快、精、准,这样才能快速锁定毒源。因此,我们结合分析仪器,研发样品前处理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小体积直接进样分析。这样,生活污水样本的前处理过程得以大大简化,分析时间也极大缩短,分析灵敏度达纳克/升(ng/L)级。”向平说。
30多年来,从传统毒品到新型毒品、再从毒品到毒物,向平团队一直致力于毛发中毒药物检测技术的研究。他们在国际上率先打破毛发中毒药物检测技术壁垒,攻破看似“不可能”的鉴毒难题。2017年,我国从法律角度认可了人体毛发在禁毒公共法律服务精准鉴识中的科学价值,赋予相关技术法律地位。但是,办案时间紧与必要的鉴毒用时形成矛盾,以及举证难等成为现实难题。为解决这些难题,她带领团队完成了从一束头发到单根头发,从3厘米对应半年、1厘米对应一个月到0.4毫米对应一天的跨越。毛发分段分析“黑科技”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为了缩短鉴毒时间,团队成员经历了千万次改进和尝试,最终攻克的毛发中毒品分析时长仅为3小时,远超国际平均水平。
传承科研薪火 推动行业发展
如今,已成为中坚力量的向平也像前辈一样,在科研传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着司法鉴定人的“薪火传承”。她将多年积累毫无保留地转化为操作指南,主持或参与制定了本行业70%以上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率先提出《法医毒物有机质谱定性分析通则》《法医毒物分析方法验证通则》两个通则标准,推动行业走在了国家标准化工作前排。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申请专利及软件18项。她和前辈共同出版的《毛发分析基础及应用》等专业著作,被业内奉为法医毒物化学鉴定的“字典”“宝书”。
向平带领的研究团队连续3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培养的30余名研究生、带教徒弟遍布刑侦一线、禁毒战线、反兴奋剂行业和高校等,成为毒物化学领域的有生力量。“禁毒是一场必须打赢的人民战争,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深挖细掘,以更快更准的鉴定技术破解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为禁毒提供技术支撑;要精益求精,以更强更优的科研攻克难点补齐短板,对标国际先进、引领行业发展,为推动司法鉴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向平说。
内容来源:中国禁毒报
图文编辑:张 宇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毒物 法医 毒品 司法鉴定 技术 毛发 药物 污水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5-12 16:40:00
- 本文链接:https://www.teamtop.cc/news/dyEJVBQEQg.html
- 上一篇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表谈话
- 下一篇 > 淡马锡:与“太白app软件”应用程序等无关
-
炎炎夏日,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解暑神器”,是许多家庭的常备品。然而,若不加区分地随意使用,这些“解暑神器”不仅无法有效防暑,甚至可能带来风险。使用“解暑神器”时需要注意什么?看看你用对了吗↓↓清凉油和风油精用法相似药效不同清凉油和风油精,价格便宜实惠,防暑的同时还能止痒。很多人认为这两者功
-
6月16日至19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主办,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承办的第135批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走进雄安新区活动举办。本次活动举办学术讲座19场,进行技术指导24次,对接项目8项。活动期间,来自人工智能、医疗、教育、农业等领
-
文 | 医药研究社药企“港漂”热潮挡不住。根据动脉网数据,今年前5个月,港股医药生物新股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实现翻倍。另外,目前有约20家医药生物企业正在排队冲击港股IPO。其中,不少公司正在抢占细分赛道“第一股”的名头。比如,近日亦诺微医药(Immvira Bioscience)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
-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攻坚的关键期,榆林新材料集团与西北工业大学共同组建了“陈忠伟+曾毅”科研团队,领衔研发“轻质强韧性铝镁硅(Al-Mg-Si)合金制备”,以“科学家+工程师”的黄金配比模式,将西北工业大学的材料科研优势与榆林新材料集团的实践经验深度融合,打通科技成果从“研”到“产”的“最后一
-
【来源:三亚市人民政府_政务动态】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当天,由市旅文局、市公安局联合主办,市旅游景区协会承办的三亚市2025年“6·26”国际禁毒日活动在鹿回头风景区举行。工作人员向市民游客宣传禁毒知识。活动现场,一段震撼人心的禁毒主题宣传视频拉开帷幕,直观展现毒品的危害,引发全场共鸣。随后,市
-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郗郡6月26日下午,深圳市科技交流服务中心联合深圳市健康产业发展促进会以及中国农业大学深圳研究院等十余家院企,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开展合成生物技术交流活动。活动中,各方深入探讨了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围
-
今天(6月26日),是第38个国际禁毒日。毒品带来的快感转瞬即逝,留下的伤害却伴随一生,别让它毁掉你的一生!拒绝毒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
央视网消息:眼下,高考成绩陆续公布,考生们陆续开始进入填报志愿阶段。2025年以来,教育部公示的新设本科学校有57所。新的本科学校有什么特点?截至2025年6月23日,教育部已公示4批新设本科高校名单。其中,包括36所新设置的本科层次的职业学校和3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宁波
-
IT之家 6 月 21 日消息,在目前正在进行的华为开发者大会 2025 中,华为公司 Fellow HarmonyOS 首席架构师李世军和华为终端 BG 软件部 OpenHarmony AI 底座首席架构师李有福等员工介绍了 HarmonyOS 的体验升级部分。官方介绍了 HMOS 代码工坊,目前
-
为筑牢全民禁毒防线,切实提升辖区居民识毒、防毒、拒毒能力。近日,民乐县金山社区开展“禁毒宣传进社区 平安家园共守护”主题宣传活动,以多元化宣传形式掀起禁毒热潮。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图文展板讲解、发放宣传手册、案例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居民系统科普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的辨别知识。针对第三代毒品隐蔽性强、伪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