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校受伤,责任如何判定?学校一定担责吗?

发布时间:2025-04-25 11:20:00 浏览量:0

孩子在学校受了伤或者受了委屈,校方有责任吗?有人认为只要是在学校里,学生的安全就应该由校方来负责,出了事,自然有学校的责任。也有人认为,如果出事就找学校,让学校在管理上束手束脚,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3日,最高法发布了一批涉校园管理民事纠纷典型案例。

学生犯错后

老师是否有权要求当众道歉?

一年级新生扎、咬同学

老师让其多次道歉惹家长不满

2024年6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接到一起涉及校园纠纷的二审案件,一名小学生将他就读的学校告上了法庭。

2022年9月,甲同学刚入学,是一名一年级新生。事发当天,甲同学用其他同学名牌上的曲别针,扎到了一名同学的头顶和左眼角,还咬了其他同学。

在随后的班会上,老师让甲同学道歉,但被道歉的学生提出,甲同学道歉的态度不真诚,老师便让甲同学再次道歉,这引起了甲同学家长的不满。

家长认为,老师要求甲同学反复进行道歉直至其他人满意,给甲同学的心理和精神造成了伤害,致使甲某持续情绪低落、无法正常返校。经多次交涉无果,甲同学将学校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学校赔偿损失两万余元。

一审法院审理后,没有支持甲同学一方的诉讼请求,之后这起案件被上诉至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就本案而言,本案的主要争议焦点是:老师要求甲同学道歉,以及家长主张的不止一次道歉的行为,是否属于行使正当的教育惩戒权的行为,是否超出了必要的限度以及适当性,从而引发甲同学的精神损害以及心理伤害。

法官介绍,我国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对受教育者有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同时,《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八条明确规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对违规违纪情节较为轻微的学生可以当场实施“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等教育惩戒。

经过审理,法庭认为这起案件中老师的行为并未超出正当教育惩戒权规定的范畴,不构成对于甲同学的侵权。最终,法院驳回了甲同学的诉讼请求。

教师惩戒权的边界在哪?

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已明确,中小学教师可行使多种教育惩戒手段,同时也为惩戒权划出了“禁区”“红线”,赋予了学生、家长申诉的权利。

那么哪些属于超出正当限度的非合理的教育惩戒措施?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石煜介绍:

第一是体罚。它是直接采取击打、扎等形式,造成学生身体伤害以及身体肉体痛苦。变相体罚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比如让学生超出必要限度的时间、长时间的罚站,反复进行抄写,或者是采取刻意孤立等形式,造成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伤害。

还有一种是辱骂或者采取贬损人格、贬低人格尊严的语言,来对学生的名誉、荣誉造成侵害的语言类的行为。

以上都属于体罚或者是变相体罚等非正当教育惩戒措施。

学生校内受伤

责任如何判定?

学生从台阶摔下受伤

家长向学校索赔8万元

12周岁的赵小某是某学校六年级的学生,一天放学后,赵小某在学校不慎从台阶上摔下,牙齿磕在平台墙面导致折断。老师发现后赶忙联系了其家长,并陪同家长一起将赵小某送到了医院进行治疗。

经过医生诊断,赵小某的牙齿受损、嘴唇挫伤擦伤,门诊治疗及复查后,医嘱建议为,18周岁后对牙桩冠进行修复。家长认为,赵小某的伤是在校期间造成的,学校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要求学校承担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精神损失费共计8万元。

学校认为,赵小某的受伤是由于其自身没有尽到注意义务,校方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不应由校方来承担侵权责任。双方就学校是否已尽到教育和管理职责产生了争议。

法院经审理认为:

根据现场勘验结果及证据,赵小某摔倒受伤并非楼梯等设施场所本身缺陷导致。

学校已多次对学生进行了校园安全教育宣传,楼梯、墙面等地张贴了醒目的安全提示标志,尽到了学校的教育职责;

在赵小某受到损害后,学校也及时通知家长,并且陪同就医,还及时调查了事发经过,履行了学校必要的管理职责。

现有证据并不能证明学校存在过错,据此,法院判决驳回赵小某的诉讼请求。

学校在什么情况下要担责

什么情况下可以免责?

通过案例的判决可以看出,学校并不是只要学生受伤就一定担责。那么学校在什么情况下要担责,什么情况下可以免责?责任判定的标准又是什么?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蔡金芳介绍,是否“尽到教育、管理职责”,是判断学校担责与否的重要标准。通常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是看事前预防的严密性,是否进行了常态化的安全教育,是否制定了一些规范性的文件,监控是否覆盖了重点区域,安保人员是否符合标准。

二是事中处理的合理性,包括学校是否及时介入,处理是否合理。

三是事后应对机制的完备性,是否对受害者进行了送医救治,是否进行了安抚疏导。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在校园内发生意外,很多家长不管学校有没有过错,都会要求赔偿。很多学校害怕出事,担心承担责任,就减少了课外和体育活动。

法官表示,如果教育机构已经在安全防范、安全教育、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尽到教育、管理职责,法院应依法认定其不承担侵权责任,保障和支持学校开展正常的教学管理活动。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编辑:束孟卿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阅读
  • 翠浪塔下,章江之畔,巍巍学府,德沃群芳。前身为南方冶金学院西点学院的赣南科技学院,历经多次更名,于2020年12月成功转设为省属市办公立本科高校,是江西省首家成功转设的独立学院。转设以来,学校确立“建成全国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围绕培养明德行、懂理论、精实践、善创新
  • 5月17日早晨,四川南充初三某班全体同学搬着板凳来到仪陇县总医院的广场上,拍下了一张特殊的毕业照。队列中间,是一张病床,病床上的男孩戴着氧气罩,同样穿着校服。“对于在场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难忘的毕业照吧。”拍下这段视频的李先生说,病床上的男孩,是其妹妹的同班同学,即将初三毕业,但目前身体状况不太乐
  • ●长江商报特派记者 江楚雅 李彪 发自杭州免费午餐基金14周年发布会大合影。本版图片均由长江商报记者李彪、江楚雅拍摄 。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十二届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发表主旨演讲。免费午餐基金发起人邓飞向与会嘉宾介绍免午项目14年的相关情况。分论坛的“透明公开 公益合规”研讨会。参会着专注听会参会着
  • 来了!临沂新增一所学校!临沂沂河新区迎来一所现代化技工学校临沂华商技工学校2025年启动招生 瞄准新兴产业培养技能人才近日,经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临沂沂河新区近日迎来一所现代化技工学校——临沂华商技工学校。该校占地88余亩,建筑总面积达59662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位于经济开发区国
  •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技术已深度融入教育领域,推动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型。在此背景下,借助新媒体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成为高校钢琴教育改革的关键议题。建议从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入手,为高校钢琴教学提供可操作的多元化发展方案。整合钢琴教学资源钢
  • 高考体育术科第一名——满分少年如何“炼成”?均中学子勇夺广东省2025届美术高考佛山市最高分?“双主”课改如何改?5月8日晚7:30-8:30,均安中学将上线顺德融媒“2025中考名师大讲堂”直播间,均安中学党委书记罗桂根、均安中学副校长陈纪刚及均安中学德育处副主任林玉青为你解答均安中学如何助力学生
  •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 通讯员 张宝澜 陈静文近日,深圳实验学校在中学部校园举行“芳华四秩,励精逐梦”建校40周年暨健全人格教育成果展。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校友回到母校,共叙情谊、共话未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杰曼诺夫,深圳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王雯婷、任斯佳)4月30日,武汉市教科院家庭教育指导一体化研讨会在硚口区崇仁路小学召开。本次活动以“携手·共享·成长——构建家庭教育伙伴共同体”为主题,共探家校社协同育人新路径。活动伊始,硚口区社区教育学院副院长许涛率先分享了《硚见未来 遇见精彩》实践项目,
  •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增强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深化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五一”节前,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联合东营市市场监管局、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执法部走进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共同举办“你点我检 食安护航”进校园活动。活动现场,师生代表共同聆听了一堂生动的食品安全科普讲座,了解如何选择健康
  •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袁静娴 方杰为了切实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熟悉小学环境,以更加积极、自信的心态迎接小学生活。近日,俊峰丽舍幼儿园和水木华庭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陪伴下,走进了龙珠学校,开启了一场充满童趣与成长意义的“幼小衔接”之旅,沉浸式体验小学校园生活。课堂是小学生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