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防汛“排头兵” 打响防汛“守护战”

发布时间:2025-08-28 07:22:00 浏览量:0

8月26日夜间至27日清晨,呼和浩特遭遇持续降雨天气,一场长达12小时的跨夜防汛“守护战”全面展开。从26日18时许,社区工作人员奔赴平房区排查漏雨、值守路口护通行,到20时许供排水人员蹲守易积水点位,清理杂物、检查管道、开启抽水设备,再到深夜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冒雨采访,记录一线,直至27日5时30分许环卫人员接力作战,清积水、擦设施、保畅通,社区、供排水、环卫、媒体多部门12小时不间断值守,以责任与汗水当好防汛“排头兵”。

社区工作人员:以“迅”应“汛” 织密防汛“安全网”

8月26日18时许,呼和浩特再降大雨,大学西路街道各社区迅速响应,提前组建的防汛值班小组即刻集结。兴安南路社区、师大社区、新建东街社区工作人员放下碗筷,披雨衣、扛铁锹,全员开启跨夜值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雨幕中为居民筑起安全屏障。

18时30分许,兴安南路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吴畏踩着积水,率先冲进平房区。“平房区老年人多,一旦房屋漏雨可不是小事!”他逐户敲门排查,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不仅查看漏雨情况,还帮着搬挪家具防止浸泡。在低洼地段,他弯腰码齐防汛沙袋,雨水湿透后背也顾不上擦。“多排查一处,居民就多一分安全,这点儿累不算啥。”吴畏说。

同一时间,师大社区党总支书记殷香守在昭乌达路与学苑西街交会路口。她穿着雨衣、手持警示牌站在车流中提醒行人:“慢儿点走,前面积水深!”见行人过马路犹豫不决,她立刻上前搀扶:“来,我陪您,踩我指的地方走。”雨夜凉风袭来,她嘴唇冻得发颤,声音却温和有力:“大家平安,我站一夜也值。”

23时许,新建东街社区工作人员于涵仍在老旧小区改造工地奔波。“排水口不能堵,围挡松了更危险!”她拿着手电筒排查排水设施,见雨水箅子被杂物堵塞,立刻徒手清理,手套沾满泥水也不在意:“多清一块,雨水多排一些,不能留隐患。”查完排水口,她逐段检查围挡,确认牢固度,“咱们多一分细心,居民就少一分担心。”于涵说。

整个雨夜,各社区防汛小组秉持“不漏一处、不放一险”原则,高频巡查不停歇,从暮色到晨光,社区工作人员鞋子泡胀、嗓子喊哑,却无一人退缩。

“看着他们在雨里忙,我们心里踏实。”居民王阿姨见吴畏搬沙袋,特意煮了姜茶送到值守点。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成了雨夜中最动人的风景。

供排水人员:蹲守点位 筑牢防汛“安全线”

面对雨情,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们迅速行动,有条不紊地开展防汛工作,守护城市排水安全。

8月26日21时许,在公铁立交桥、下穿通道以及过往易积水点位,供排水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有的工作人员手持工具,认真清理雨水井口堆积的杂物,哪怕是一片小小的树叶、一颗不起眼的石子都不放过。还有的工作人员对排水管道和设施进行全面排查,他们逐段检查管道是否存在破损、变形等情况,一旦发现隐患,立刻记录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在呼伦路公铁立交桥下,积水迅速汇聚,情况十分危急。呼和浩特市供排水服务中心设施运行中心工作人员李慧茹和同事们从18时许就一直坚守在这里。他们饿了就吃几口面包,渴了就喝几口矿泉水,一刻也不敢松懈。李慧茹说:“由于这里地势较低,北面的山水路、胜利街上的雨水都会汇集到桥下,是最容易积水的地方。只要有雨情,我们肯定会守在桥下,守护市民出行安全。”

除此之外,大型抽水车整齐排列在指定位置,驾驶员们反复检查车辆的性能,确保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投入使用。同时,防汛物资储备点也是一派繁忙景象,沙袋、抽水泵、雨衣、雨靴等防汛物资一应俱全。工作人员不断地清点物资,以防出现短缺的情况。

环卫人员:多措并举 做好防汛“精细活”

8月27日凌晨,当市民还在梦乡中时,一场与汛情的“赛跑”已在鄂尔多斯西街电厂南门悄然打响。

“大家再加把劲,天亮前必须把这片积水抽完,不能耽误早高峰!”北控城市服务(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有限公司机械作业中心副经理范文浩裹紧雨衣,声音在雨声中格外响亮。5时30分许,他仍然坚守在抽排作业现场,用手电筒来回扫过积水区,不时俯身察看排水口是否通畅。

“范经理,这边井盖有点堵!”听到队员呼喊,范文浩立刻蹚着没过脚踝的积水跑过去,雨水顺着他的帽檐往下流,模糊了视线,他抹了把脸,蹲下身徒手清理井盖处的杂物。“汛情不等人,多清一块堵点,积水就能快排一分钟。”他一边说着,一边招呼吸污车操作员调整位置。

天空渐亮,人工作业中心保洁一队副队长赵板子吹响集合哨:“大家分好组,先清积水,再擦设施,务必让市民安全出行!”她带头扛起推水板,在积水最深的路段弓着腰向前推进。

人机协作环节,环卫工人跟着环卫车来回巡查,发现一处淤泥堆积,立刻拿起铁锹铲除。近1小时后,大面积积水消退,天边泛起微光,大家又拿起抹布,一起擦洗公交站牌。“这些细节得做好,咱们不仅要保畅通,还得让城市干干净净。”赵板子边说边仔细擦去站牌上的泥渍,又清理了果皮箱里的杂物,额头上的水珠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直到天亮,回民区重点路段全部恢复畅通。看着陆续出门的市民,大家脸上露出了笑容:“只要能让大家安全出行,咱们这点儿辛苦不算啥。”多部门协同配合,不仅保障了城市平稳运行,更用坚守与汗水,为市民出行撑起了一把温暖的“安全伞”。

媒体人员:坚守一线 用镜头记录担当

“请8组人员继续待命。”“大家夜里出去采访一定要带好雨具,注意安全!”8月26日22时46分,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采访中心“826值守”群内消息不断,记者们绷紧神经,时刻做好外出采访准备。

8月26日12时许,记者郝旭杰和于亚军接到采访通知,随后两人来到赛罕区万豪长隆湾小区、兴安南路与南三环交会处、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学,用镜头记录赛罕区城管、街道、环卫等部门现场抽排工作。

8月27日1时30分许,记者王璐和斯琴巴图抵达新城区赛马场附近的供排水现场。夜色中,他们用镜头记录雨幕里的坚守与守护。王璐站在路边,不到5分钟,雨水就顺着帽檐灌到脖子里,脚下的积水已经没过脚踝,每走一步都要顶着水流的阻力前行。

凌晨3时许,采访结束。在返程的路上,王璐发现一些路段仍有工作人员忙碌地工作着,她说:“希望抽排工作尽快结束,大家都能平安回家。”





丨来源:青橙融媒(记者 李娟 马妍 文/图)

丨编辑:张英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韩舒杨

相关阅读
  • 8月26日夜间至27日清晨,呼和浩特遭遇持续降雨天气,一场长达12小时的跨夜防汛“守护战”全面展开。从26日18时许,社区工作人员奔赴平房区排查漏雨、值守路口护通行,到20时许供排水人员蹲守易积水点位,清理杂物、检查管道、开启抽水设备,再到深夜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冒雨采访,记录一线,直至27日5
  • 时代报告讯(记者 张华征 桑建伟 通讯员 桑建强)为充分发挥网格化治理优势实现高效能治理,坚持“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理念。近日,新华路办事处嵩山路社区对辖区内的污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疏通清理。社区网格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社区6号网格连接下水井污水管存在堵塞,污水溢出,外溢产生的气味极其难闻。网格员发现
  • 为精准提升为老服务的精度与温度,华亭市东大街社区精心组织干部、网格员,常态化开展“访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入户走访行动。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传递温暖,将关怀精准送达每一位需要的高龄、独居老人身边。一声“您好”,关怀入心门“张伯,这两天腿还疼吗?”“李奶奶,降压药按时吃了吗?”这声熟悉的问候,是
  • 为切实解决老年人“做饭难”、新就业群体“吃饭贵”等急难愁盼问题,大连市庄河市城关街道立足民生需求,在社区食堂建设上大胆探索多元共建模式,成为温暖托举“一老一小”群体幸福生活的重要平台。日新社区食堂于7月1日正式营业,采用“社区+国企”暖心共建模式。街道倾力打造场地,引入大连北黄海实业集团提供专业运营
  • 8月12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8月11日,在河南洛阳栾川老君山风景区部分游客吸入不明气体,导致出现咳嗽、窒息、呕吐等不适症状。老君山风景区工作人员表示,当日有游客发生冲突,其中一名女游客使用了“防狼喷雾”,气体扩散后导致现场部分游客产生身体不适,涉事游客已被民警带走处理。8月13日下午,老君山风景区
  • 8月13日,迎泽区青年路二社区组织开展消暑活动,丰富了居民生活,增加了社区凝聚力。牛利敏 贾青摄影报道
  • 8月8日上午,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银河社区接到气象局宿舍东区居民反映,称小区内部分树木生长繁茂,树枝肆意延伸至车棚上方,不仅可能在恶劣天气下砸坏车辆,还存在漏电风险,严重威胁居民财产与人身安全。得知情况后,银河社区高度重视,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理念,迅速联合安徽同建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据“中山发布”8月7日消息,为有效防控基孔肯雅热,筑牢群防群控防线,中山市现决定于8月8日下午在全市范围内统一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行动,号召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厂企业、村(社区)、物业小区、个体商户和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全面整治环境卫生,重点清理积水、清除蚊虫孳生地。行动内容包括: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 针对“妇产科主任邵医生坠楼”事件,8月7日上午,正在门口处理一起医疗纠纷的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介绍,目前,她接到消息,该案件已经进入司法程序,正在调查。其介绍,是邵医生家属报案,目前家属是否拿到受理或立案通知书,这一点她不清楚。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称,就在邵医生出事那天下午
  • 近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报告了境外输入引发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引起公众关注。记者从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据疾病监测结果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未监测到伊蚊分布、既往无本地疫情。广大市民无需过度担心。  基孔肯雅热主要流行于非洲、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如巴西、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该病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