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盐城:条子泥生态观鸟地标“热出圈”

发布时间:2025-04-28 10:44:00 浏览量:0

春风拂面,候鸟纷飞。今年春迁高峰期,条子泥湿地观测到超过数十万只候鸟,涵盖蛎鹬、黑嘴鸥、白腰杓鹬等鸻鹬类“主力军”,以及勺嘴鹬、东方白鹳、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种。

鸟来了,观鸟的人也来了。“在观鸟信息平台上看到黑脸琵鹭现身条子泥的消息后,便迫不及待来到这里。”4月21日,来自徐州的张广志举起一臂长的长焦镜头,寻找黑脸琵鹭的踪迹,“这种鸟十分珍稀,希望能成功观测并记录到它们的身影。”

远处的数十只鸟在水中或滩涂上觅食、休憩,惬意十足。“哇,好多鸟啊!”在720亩高潮位栖息地的观鸟平台,一群游客通过高倍望远镜观鸟。章成花是东台人,这次特地带常州的亲友到条子泥观鸟。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关键节点,条子泥湿地总面积约129万亩,以其丰富的底栖生物资源和修复后的健康生态系统,成为鸟类迁徙的“国际机场”,也被誉为“候鸟天堂”。截至2024年,条子泥记录到的鸟类种类已增加至414种。极危物种勺嘴鹬全球种群仅600只左右,在条子泥区域最多时可以观测到200多只。

来自全国各地的观鸟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一波接一波慕名前来。“原来只有零星的观鸟爱好者,现在不仅来看鸟的人多了,以湿地观鸟、亲近自然为主线的生态研学游、亲子游也持续升温。”条子泥湿地“鸟导”丁剑明曾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如今成功“转型”,将爱好变成工作。

“我会带着游客拍摄各种鸟类,告诉他们在哪个点位看什么鸟,哪些区域禁止涉足、航拍。”说着,丁剑明从车里拿出一本笔记本,“每年什么时候会来什么鸟,在哪个点位观测到多少,我都会记下来。从数量的增长,我也真切感受到生态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条子泥湿地实施海岸线生态修复27.6公里,建设生态廊道20公里,退渔还湿1.7万亩,累计修复湿地超6万亩。为解决迁飞区候鸟栖息地不足问题,当地大胆创新,人工打造出国内第一块固定的高潮位候鸟栖息地,让数十万迁飞候鸟在黄海涨潮时有了安身、觅食、栖息之地,被誉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样本”。

春天抢拍“自带干饭工具”的勺嘴鹬,夏天是黑嘴鸥繁殖的季节,秋天遍地盐蒿草红了,冬天纷纷来拍火烈鸟……“候鸟天堂”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打卡。

“鸟种数量在不断增加,鸟类的数量从原来几十万只到现在的数百万只,这些都是我们湿地的保护成效,游客中观鸟爱好者比例也逐年上升。”条子泥湿地运营主管金娟说,湿地四季景色各异,条子泥景区以观鸟游为中心,结合不同季节策划摄影、体育、研学等生态旅游产品,形成观鸟赛、摄影培训营、生态露营等品牌,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当生态羽毛扇动经济新翅膀

当几只丹顶鹤乘风“空降”盐城市区,市民化身临时“守护者”的温馨画面刷屏网络时,这场意外邂逅不仅展现盐城生态之美,更让“观鸟经济”再次破圈生长。此前,盐城以“鸟类天堂”名义向“花鸟使”李现发出邀约。如今,候鸟振翅为这座城市写下生动注脚——生态流量正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作为我国首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黄金驿站”。全市野生鸟类记录共447种,相当于全国每3只鸟中就有一只与盐城结缘。从海岸线生态修复到退渔还湿,从打造国内首个高潮位栖息地到生态廊道建设,盐城以智慧和匠心,在黄海之滨绘就一幅生机勃勃的“鸟类天堂”画卷。

独特的生态禀赋,成了盐城无可替代的发展密码。条子泥湿地的观鸟平台上,“长枪短炮”林立;曾经的社区工作者转型为专业“鸟导”,用热爱讲述候鸟故事;亲子研学团在湿地课堂里触摸自然脉动。盐城围绕候鸟聚合多元场景、开发文旅业态、打造消费亮点,更以“四季观鸟”为轴,串联摄影、露营、科普等多元业态,让“观鸟经济”从单一观赏升级为全季体验。2024年超6500万人次的游客量,正是这份生态答卷最有力的注脚。

但热度之下,更需冷静思考。盐城要想让观鸟经济行稳致远,既要以科学规划为尺,划定人鸟和谐共处的“安全边界”,避免过度开发;也要以创新思维为笔,延伸产业链条,让观鸟与乡村振兴、文创设计等深度融合,碰撞出全新火花。当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盐城定能在绿色赛道上,续写更多“一只鸟带动一座城”的精彩故事。(撰稿丨陈婷)

相关阅读
  • 今天,“5·19中国旅游日”前夕,“上海-日喀则”援藏入境旅游包机首航活动启程仪式在虹桥国际机场举行。此次是西藏规模最大的入境包机游客团组,也是日喀则市首次举办国际性文旅体融合特色活动。启程仪式结束后,67名来自日本、阿根廷的入境外籍游客登上首班援藏入境旅游包机,从上海出发飞赴日喀则,开启了独特的西
  • 近日,中宁县恩和镇沙滩村红色旅游区正式获批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作为革命先烈张子华的故乡,沙滩村红色资源丰富,被誉为“宁夏红色革命摇篮”。近年来,景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成功打造出集红色教育、党建研学、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特色文旅标杆。沙滩村红色旅游区以“红色+”为核心
  • 5月10日下午,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迎来一批来自波兰的入境游客。这批波兰旅游团成员为近60位中老年游客,他们带着好奇的目光走进场馆,参观摄影展览、体验传统文化、采购非遗文创。“羊毫是由羊身上的胡须、腋下及尾巴等部位上的毛制成,狼毫主要由黄鼠狼的尾毛制成,我们现在用的兼毫则是羊毫和狼毫组成。团扇则象征着团
  • 近日,科大讯飞旗下智能语音领域代表产品讯飞听见APP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用户口碑,荣获小米颁发的“金米奖”。该奖项作为小米应用商店对优质应用的重磅表彰,旨在挖掘创新性强、体验卓越的标杆产品。此次获奖标志着讯飞听见APP在智能语音赛道的技术领先性与市场影响力再获行业权威认证。多生态应用市场成绩斐然 领
  • 渝北区融媒体中心近日,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倡议发起,与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共同签署《生态环境司法修复执行委托协议》,并联合渝滇两地15家单位,联合发布携手推进长江生态环境法治保护倡议书,在“长江第一湾”石鼓码头共同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为推进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司法力量。法院干警开展增殖放
  • 衡阳南岳区新晋热门地标“时光之城·1944”,游客们在民国风格的建筑群中穿梭,欣赏歌舞表演、传统武术、戏曲演出,深度体验20世纪40年代衡阳的民俗风情。“五一”期间,崀山景区共接待游客27.79万人次,同比增长48.21%,实现门票收入518.88万元,同比增长71.59%;营业收入1130.10万
  • 中新社甘肃宕昌5月5日电 题:甘肃宕昌发展康养旅游 千年药乡引客来中新社记者 闫姣“五一”假期,甘肃陇南市宕昌县立界村三叠湖畔的藏式木屋内,淡淡药香飘出。几位游客静坐,喝着黄芪茶,边欣赏窗外的绿水青山,边享受温热中药足浴。来自重庆的游客赵静体验免费足浴后,又安排了艾灸项目。“爬完山来疗养一下,巴适!
  • 来源:央广网重庆市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假期前两天接待一万多名游客用餐,火上热搜;湖北武汉等多地党政机关假期免费开放内部停车场和卫生间,赤壁政府机关甚至还加赠免费洗车服务;陕西榆林交警柔性执法,对违停的外地游客只作提示不罚款……这个“五一”小长假,全国许多地方再次拿出满满诚意待客“宠客”,让八方来客切身
  • 【来源:工人日报】挖竹笋、摘野菜、看星空……今年“五一”假期,福建游客马聘选择带着家人来到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三湾乡,体验“慢生活”。“反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部分游客不选择人流密集的热门景点,而选择小众、有特色的“宝藏目的地”。“这里不仅环境好,各类基础设施也很完善,吃喝玩乐都很方便,
  • 2025年五一黄金周,中国入境游市场彻底火出圈了!北上广深等城市外国游客人头涌动,场面火热。虽然假期完整数据尚未出炉,但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73%,呈现井喷式增长。而从今年一季度来看,共有921万外国游客涌进中国,同比增长40%,也就是说每天有超过10万名外国游客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