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红稻米”到集群崛起,一根稻穗串起粮食产业链:解码沈阳“粮实力”
当十月稻田在央视中秋晚会上向全球华人传递“家人团聚香香香”的祝福时,这匹从沈阳新民市兴隆堡镇走出的“黑马”,已成为诠释“中国味道”的闪亮名片——2023年登陆港交所,成为辽宁省首家独角兽企业;连续多年领跑东北大米销量,玉米单品电商销量破千万单;以创新突破传统,从480克“一人食”到现代化全链路运营……十月稻田的进阶之路,恰是沈阳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十月稻田的现代化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企业标杆:创新引擎驱动全产业链升级
作为产业排头兵,十月稻田的成长密码深植于沈阳沃土。
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在东北及内蒙古布局五大生产基地,以自动化生产线贯通“田间到餐桌”,带动农民提质增收;消费场景破壁创新:推出小包装米、轻食化玉米产品,精准匹配新时代需求,抖音平台玉米品类销量全国领先;品牌出海借势国家级平台:从中秋晚会到“国潮臻品馆”,以文化为媒,让“沈阳粮”香飘世界。
“企业通过电商物流融合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延伸产业链的同时,更探索出一条农业品牌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指出。
产业全景:四大支柱夯实“北国粮仓”
十月稻田的耀眼成就,其根基深植于沈阳粮食产业整体稳步攀升的坚实基座之上。市发展改革委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400.5万吨,成功实现“二十一连丰”,粮食工业产值突破300亿元,产业综合实力呈现全方位跃升。支撑这份成绩单的,是四大核心支柱——
稳固的生产根基:全市粮食总仓容高达1200万吨,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在产量方面,玉米以316.4万吨的产量领跑,稻谷产量达78万吨。这得益于沈阳市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工作。
雄厚的加工能力:粮食年加工能力达到1128万吨,构筑起强大的产业转化引擎。其中,稻谷年加工能力尤为突出,达1030万吨,占据总加工能力的近九成。玉米、小麦及杂粮薯类也分别具备30万吨、60万吨和8万吨的年加工能力。香雪面粉(沈阳香雪)、沈粮集团长粒米等领军企业是这一领域的中坚力量。
闪亮的品牌矩阵:品牌建设成果显著,全市共有4家粮食企业的6个品牌成功入选“中国好粮油”产品名录。代表性品牌包括十月稻田的“五谷宣言珍珠香米”和“长粒香米”、沈阳香雪的“香雪雪花粉”和“高级饺子粉”、沈粮集团的“佳玉东北长粒米”以及沈阳康奉堡公司的“康奉堡小米”,形成层次丰富、品质优异的“沈阳粮”品牌集群。
强劲的项目引擎:产业升级动能充沛,正稳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已备案项目13个,总投资额达3.3亿元。同时,顺利完成包括“中国好粮油”、产后服务和质检体系在内的项目,其中粮食产后服务体系项目建成7个,总投资超过2800万元。这些项目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沈阳以‘中国好粮油’等项目为抓手,系统性地推动粮食全产业链提质增效。”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强调,十月稻田正是依托“中国好粮油”等项目的政策与资金支持(用于建设先进大米生产线等),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成长为全省首家独角兽企业,成为政策赋能产业升级的典范。
盛会前瞻:交易大会激活产业新动能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即将于7月12日在沈阳开幕,沈阳粮食产业迎来全新机遇。全市13个优质粮食工程备案项目、3.3亿元投资蓄势待发,将进一步强化从生产、仓储到精深加工的全链条能力。
“大会是展示沈阳‘粮实力’的重要窗口。”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十月稻田等企业为引领,推动粮食产业从‘单点突破’向‘集群发展’跨越,让更多‘沈阳味道’端上国民餐桌、走向全球市场。”
从一棵稻谷的科技创新到一座城市的产业兴农,沈阳正书写着新时代“北国粮仓”的答卷。当交易大会的帷幕拉开,这条凝聚黑土地智慧的产业链,将向世界传递更醇厚的“中国粮香”。
记者手记
十月稻田的“破圈”并非偶然——它扎根于沈阳粮食产业二十一年连丰的深厚沃土,成长于消费升级与科技兴农的交汇点。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沈阳粮”的品牌化之路,恰是中国粮食产业从“量积累”到“质飞跃”的微观镜像。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黄超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沈阳 粮食 万吨 稻田 产业 中国 项目 产业链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7-11 08:27:00
- 本文链接:https://www.teamtop.cc/news/6APYJw1boN.html
- 上一篇 > 女大学生捡手机不慎落水,卖玉米的大娘挺身而出跳海救人!
- 下一篇 > 通行多注意!应急车道封闭施工,路段积水提示!
-
四川恒瑞巨鑫招标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标代理机构”)受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招标人”)的委托,拟对四川日报报业集团2025-2026年新闻纸(国产)采购资质入围供应商招标进行国内公开招标。1、项目名称:四川日报报业集团2025-2026年新闻纸(国产)采购资质入围供应商招标。2、资金来源:
-
当前正值汛期,同时暑假外出游玩的人增多。8月24日,沈阳市应急管理局发布旅游安全提示,在外出游玩、户外露营时,需要注意这些事项。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徐佳婷编辑:崔扶尧责任编辑:王远
-
白酒行业在2025年持续面临深度调整,消费场景变化与理性消费趋势双重影响下,头部酒企洋河股份交出了一份备受关注的半年成绩单。8月18日晚间,洋河股份(002304.SZ)披露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洋河股份上半年营收接近147.96亿元,归母净利润43.44亿元。洋河表示,公司立足长远发展和理性
-
2025美网首个比赛日出战女单的四位中国选手王曦雨、王雅繁、张帅和朱琳均已淘汰 全部遗憾止步首轮王曦雨王雅繁王雅繁0-2(6-7/3-6)纳瓦罗张帅0-2(3-6/3-6)本西奇王曦雨0-2(4-6/3-6)奥斯塔彭科朱琳1-2(4-6/6-4/2-6)波塔波娃张帅朱琳场上的中国金花还有两位袁悦今晚
-
来源:央视军事 当山河破碎 学子“弃笔从戎,头也不回” 川军“失地不复,誓不回川” 八路军毅然摘下红军帽 深山农民铡刀挥向敌寇 …… 全体中华儿女 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挺起不屈的脊梁! 福建舰如今航行的水域 曾停靠着侵华日军“出云”号 目前 中国首艘弹射型航母 福建舰正待入列 而88年前的同一片水域
-
当展台归于安静,书架渐次收起,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于8月19日晚圆满落幕。本届书展以“我爱读书 我爱生活”为主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共接待市民读者超38.2万人次,同比增长28.4%;图书销售总码洋达6472.7万元,同比增长31.6%;文创产品销售收入1017万元,同比激增1
-
经济日报北京8月21日讯(记者康琼艳)今年8月25日是全国第九个残疾预防日。记者从中国残联21日举行的第九个残疾预防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主要行动进展顺利,部分任务指标已提前实现2025年目标值。中国残联康复部负责同志介绍,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
-
8月19日,在南漳县巡检镇峡口社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国福向学生讲解呜音喇叭知识。呜音喇叭被称为“楚乐的活化石”,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年来,南漳县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传承的新路径,通过培育传承人、实施数字化记录、推动项目进校园,激活传
-
4月11日,中国-东盟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图为与会嘉宾阅读《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中国-东盟合作新空间》智库报告。新华社发3月8日,观众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哪吒之魔童闹海》首映活动。新华社发图为3月14日,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巴生,中国大型耙吸船“新海凤”轮(左)和锚艇准备协
-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届中国医师节,为扩大医护工作者在平台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引导公众了解医生工作,同时大力推动健康科普知识的广泛传播,快手健康携手健康中国、中国健康教育,共同发起了以“仁心映初心 健康守乡土”为主题的特别活动。2025年8月10日至8月25日,快手站内重磅推出 #中国医师节、#医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