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新生态、绿色合作新图景、多方共赢新范式—— 中非产业链 合作更紧密

发布时间:2025-06-12 23:23:00 浏览量:0

(6月12日,中非产业链合作交流活动在长沙举行。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卓芳

当共建“一带一路”的篇章与非盟《2063年议程》的梦想交汇,中非产业合作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巨大变革。

6月12日,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启幕,在中非产业链合作交流活动中,来自中非政府与企业界的讲述,徐徐展开一幅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富创新活力的合作新图景。

从“卖产品”到“建能力”,产业链本土化构建新生态

时代浪潮推动中非产业合作模式迭代升级。当前,中国企业致力于在非洲当地构建集研发、制造、培训于一体的完整产业生态。

“过去我们卖设备,现在我们‘种’产业。”三一集团副总裁、非洲大区事业部董事长郭瑞广说。这个形象的比喻背后,是三一在南非、肯尼亚等地设立大型产业园与智能化装配基地的战略布局。

随着三一搅拌车、起重机等主力产品实现本地化制造,不仅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市场响应速度提升,更重要的是,企业在当地培育起一支技术工人队伍,可以有效增强非洲国家的装备制造自主保障能力。这种从“卖产品”到“建能力”的跃迁,正是产业链本土化整合的核心价值。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企业探索“抱团出海、集群落地”的新路径。产业园区作为降低出海“摩擦成本”、实现集群效应的核心平台,作用日益凸显。

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已在近20个非洲国家投资建设经贸合作区,形成能源资源、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等产业园区。截至2024年底,这些园区累计总产值达499.6亿美元,创造7.3万个直接就业岗位。

作为非洲重要产业园开发运营商,昇非集团副总裁邹迎怡介绍:“我们在14个非洲国家布局14个园区,为入园企业提供从审批、融资、土地产权保障到劳动力培训、原产地认证的‘一站式’服务。”

从清洁能源到数字经济,绿色合作饱含可持续发展的温度

中非合作不断深化,双方从传统基建与资源开发向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迅速拓展。

非洲大陆拥有得天独厚的太阳能、风能资源以及广阔的农业发展潜力,与中国在新能源技术、绿色农业领域的领先优势形成战略互补。以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农业为双轮驱动的绿色合作,是饱含温度的可持续发展基石,成为中非产业版图上亮眼的增长极。

来自湖南的“绿色稻种”,为广袤的非洲田野上孕育新希望。隆平高科深耕非洲市场多年,将重心转向农业全链条技术输出与本地化生产。在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等国,隆平高科不仅推广高产、耐逆的杂交水稻品种,更建立起现代农业示范中心,系统引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和机械化种植等可持续技术。

一场“车轮上的绿色革命”也在非洲国家的城市悄然兴起。株洲中车时代电气的新能源解决方案成为多国城市公共交通转型的关键力量,其电动大巴和配套的储能、充电系统已成功“驶入”埃及、南非、肯尼亚的街头。开普敦交通部门负责人曾评价:“这些来自湖南的电动巴士安静、高效、零排放,是我们迈向可持续城市交通的重要一步。”

数字引擎驱动着产业升级。中国企业深度参与非洲数字化基建,建设大型数据中心并提供云计算服务,5G技术在矿山开采、城市管理等领域广泛应用。电商平台Kilimall构建覆盖6国300万用户的“数字通路”,让“中国制造”直达非洲家庭,埃塞俄比亚咖啡、加纳可可等特色产品也借此高效进入中国市场。

从双边贸易到多方协同,构建共赢新范式

中非产业合作向纵深发展,多方协同方能形成共赢。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扎根非洲,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双擎联动”成为护航企业出海的关键。活动现场,中国进出口银行与中国银行联合发布《服务“走出去”企业高质量发展产品和服务方案》,整合境外项目融资、贸易金融、并购咨询、风险管理等多元化服务,打造“企业出海服务包”与“智囊团”。

中国进出口银行杨东宁副行长表示,本次发布的系列服务和产品,将帮助企业谋划设计出海,带动上下游协同布局,通过资金安全监管、社会风险防范、国别风险防范等服务,护航企业安全出海。

相较于此前项目共建、供需买卖等“硬合作”,政策对接、标准协同、人才培养等“软联通”正开辟全新合作路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阿胡娜·伊扎康瓦说,非洲每年有超1200万年轻人进入劳动市场,中国经验和技术可以有效赋能非洲青年发展。

对此,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表示,中方将通过建设工程技术学院、鲁班工坊等加强职业教育合作,帮助非洲培养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专业人才,并支持中非青年企业家、妇女企业家开展创新创业合作,为中小企业开拓更大发展空间。

相关阅读
  • 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陈佩)在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推动下,“AI+百业”赛道发展如火如荼。作为中国AI与机器人产业高地,深圳南山具身机器人领域发展迅猛,依托大模型、运动控制和高精度传感技术实现多项突破,诞生了很多爆火出圈的产品:大疆教育机器人RoboMaster EP、优必选Walker X、普渡配送
  • 地方经济半年报陆续出炉。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7日,我国有31个省份发布经济期中考“成绩单”。各地加快经济动能转换、深挖内需潜力,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近期各地还召开了半年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分析形势并部署了下半年稳经济政策,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促进消费在内的增量措
  • 从“结构忧”到“发展优”雨花区以巡视整改为契机,推动先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有了这笔钱,我们可以安心扩大生产了。感谢你们的尽心服务,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近日,湖南严格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原来,该企业专注于智能装备制造,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度面临资金短缺等问题
  •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杨阳 实习生张晴葭)7月25日,斗南花卉展览馆对外开放,展览馆将作为云南花卉产业的高品质展示窗口和游客沉浸式体验地,成为花卉产业文化的新地标。展览馆位于呈贡区金桂街与兴呈路交叉口,总面积1365.38平方米,总投资约2780万元。馆内以“追溯历史、立足产业、展望未来”为脉
  •   本报讯(记者杨文俊)7月25日,省政府与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工作会谈,就深化务实合作、推进能源转型进行深入交流。省长卢东亮、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出席。副省长汤志平参加。  省企双方分别介绍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光伏行业发展及企业运营等情况,表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
  • 01:23靓家居倒下,宇树要上市,时代变迁,总有人离场有人登场 | 钢哥有料
  • 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通讯员 姜乾 宫本杰 文宏扬 摄影报道产业链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品牌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志。烟台黄渤海新区以“链式思维”为引领,纵深推进产业链优化升级,持续增强产业生态韧性,打造行业品牌,全面激活产业发展动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数据显示,黄渤海新区已成功培
  • 19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每小时完成5000瓶牛奶的灌装作业。皇氏集团遵义乳业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升级,实现了从原奶预处理到成品包装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创造了牛奶生产“零滴漏”的行业新纪录。而这,只是公司“智慧大脑”控制的其中一隅。在公司的中央控制室,生产负责人曾学强指着数字控制面板向记者介绍到
  • “不卷价格就卷铺盖”——这句在市场竞争中流传的“狠话”,道尽了“内卷式”竞争的残酷。光伏企业的竞标价击穿了成本线,新能源车企的价格战变成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肉搏,直播间里“3.99元包邮”的菜刀、“1.9元秒杀”的T恤成为常态……“内卷”之风席卷众多行业,破“卷”演变为关乎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正值夏季高温,记者在各地采访时发现,商场里的服装从清一色的短袖变成了兼具功能性与场景化的多元款式,防晒、叠穿、适配多场景的服饰成为主流。传统季节性服饰的消费习惯正在被打破,“一衣四季”的消费新趋势正在形成。记者来到了浙江一家大型商场,在服装销售区,原本“春装/夏装”的分区指示牌已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