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绿色草原 赋能牧业升级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呼和温都尔嘎查红头羊养殖基地的牧民正在放牧。
8月中旬,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正是水草丰美之时。朵朵白云下,无边的绿浪延伸到天际线,草香随风弥漫。牛羊成群,悠然踱步,如散落的珍珠般点缀在草原上。这片被誉为“牧草王国”的土地,正以最饱满的姿态,铺陈出一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草原总面积在1亿亩以上,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全球四大草原之一。然而,受自然气候波动、传统放牧模式限制及历史过度放牧等因素影响,部分区域一度面临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等生态压力。
为维护牧民的利益,守护牧民赖以生存的家园,呼伦贝尔市多方发力,多措并举,系统解决草原过牧问题,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请跟记者一起看,呼伦贝尔市如何维持草原畜牧业的良性发展与人、草、畜之间的动态平衡?
休牧养草 让草原重现生机
“因为春天4、5月份的时候休牧了,所以现在草这么茂盛,牛羊放出去都能吃饱,希望我们的草原越来越好。”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巴彦哈达苏木的牧户陈萌看着面前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场笑着说。
不仅要在生态上坚持科学管理,也要积极落实惠民政策。去年,呼伦贝尔市共划定补奖区面积为10310.94万亩,其中禁牧区966.46万亩,草畜平衡区9344.48万亩,禁牧区的补助标准为14.4元/亩,草畜平衡区补助标准为4.8元/亩,共发放生态补奖资金6.34亿元。
“在第三轮草原补奖政策实施过程中,我们在春季牧草返青期,实施草畜平衡区全部执行休牧制度,休牧起始时间不早于4月10日,休牧期确保不得少于45天,休牧补贴0.73元/亩,凡严格执行休牧制度的农牧民均可享受休牧补贴。”呼伦贝尔市农牧局党组成员、市农牧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景顺介绍说,禁牧休牧工作是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的重要措施,草牧场在返青季避免了牲畜踩踏,使草牧场得到休养生息,现在已经得到广大牧民的认可。
自2019年以来,呼伦贝尔市陆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生态修复治理等工程项目共41个,保护修复草原面积约400万亩。2024年草原地面监测结果显示,退牧还草工程区内的草原植被高度提高10.9厘米,盖度提高12.78%,干草单产提高64.47公斤,每平方米植物种数平均增加3.44种。通过落实春季休牧以及各项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使天然草原植被得到休养生息,优良牧草种类和数量增多,产草量提高,工程区内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草原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发展。
全混日粮 降本增效提收益
解决草原过牧问题,解决“草源”是关键。如何夯实饲草料供给,保障畜牧业生产是呼伦贝尔市长期面临的问题。
“我们采购7800吨天然饲草,调配优质饲草5.86万吨,超额保障48%。购置600套牛羊用省草器以及揉丝粉碎机,推广‘长草短喂’新模式。全旗累计建成旗、苏木、嘎查三级饲草储备库103座,推广动物中央厨房全混合日粮(TMR)。同时,保有27.1万亩优质人工饲草地,年产饲草10万吨。”鄂温克族自治旗农牧和科技局局长赵志明说。
“我们这边冬季传统饲喂方式就是把打好的草包、草捆直接放在地上给牛吃。这些草料有部分被牛踩踏后,牛就不愿意吃了,造成不少的浪费。推广‘长草短喂’新模式后,草料经过机器揉丝等工序,原本30~40厘米的草变为2~3厘米的草料,饲喂时倒入料槽,避免浪费。”赵志明说。
该旗推广的动物中央厨房全混合日粮是在传统草料中添加小麦秸秆、青贮玉米、豆粕等原料,提高了草料的营养价值。据呼伦贝尔蒙源农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吴月介绍,呼伦贝尔冬季天气寒冷,牛过冬后会掉膘,全混合日粮营养更均衡,能够让牛不掉膘或者减少掉膘,同时草料单位成本也从每头每天20元下降到每头每天9元。
“通过对农作物和草业种植产品的深加工,我们生产出高品质的全混合日粮,可有效解决牧区牧民季节性饲草不足问题,并起到降本增效作用,满足当地不同季节牲畜养殖需求,同时也将产品销往呼伦贝尔各地,逐步拓宽市场渠道。公司现有饲草储存加工基地4处,年可储存饲草230万吨,加工供给牛羊混合饲料20万吨。”吴月说。
除了专业的饲草料加工企业,也有不少牧场也开始升级圈舍和全混合日粮饲料相关设备。
去年,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镇阿茹贡家庭牧场开始建设阳光棚和饲草搅拌库,置办了全套现代化养殖设备。利用棚圈养殖和全混合日粮饲料搅拌技术,该牧场以“家庭牧场+舍饲半舍饲”发展模式,大大提高饲草利用率和养殖效益。“过去冬天羊也没有棚,下大雪之后羊没东西吃,我们就直接把干草捆往地上一放。去年冬天试了把羊赶进圈里喂全混合日粮,不但少用了1/3的草捆,羊还长膘快,提前出栏了。”牧场主塔丽娅说。
“三位一体” 牧民得实惠
近年来,呼伦贝尔市以推动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为抓手,力争将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打造成率先系统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示范区、推动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先行区。截至目前,第一批20家“三位一体”试点组织已全面成立并启动运营,还相继成立跟学培训组织16家,总数量已达36家,建立了下设168个村级服务站、579个网格员的综合服务网络体系,区域“三位一体”农牧服务综合平台和现代化农牧业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各“三位一体”组织在牧区,广泛开展牲畜防疫、洗牛洗羊、剪羊毛、草牧场流转等畜牧业社会化服务。目前,呼伦贝尔市各地已累计汇总农资订单1.78万吨,提供饲草料1956吨,开展社会化服务42.28万亩次,完成洗羊、打耳标等社会化服务14.73万只羊单位,粪污清理2.8万立方米,帮助农牧民节约生产经营成本1269万元。
“三位一体”组织还为农牧民提供“点餐”式供销服务,在购置农牧业机械、日用消费品、生活用品等领域进行集采集配。“我们鄂温克旗成立了4个‘三位一体’组织,实现了集采集卖,让广大牧民得到实惠。比如驱虫兽药伊维菌素,市面上一般都是20多元,但是我们‘三位一体’组织通过批量采购把价格压到了14~16元,为牧民节省了大量的开支。除了畜牧生产用品,为了方便牧民生活,‘三位一体’组织还采购了米面粮油、洗发水、牙膏等生活必需品,都比市面上便宜。”赵志明说。
通过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三位一体”组织帮助农牧民销售本地农畜产品。“我们赴北京开展了‘我在草原有只羊’认购活动,已经达成活动订单1300只,还在莫尔格勒河等呼伦贝尔热门景区搭建了直销点,拓宽畜牧业产品的销售渠道,帮助牧民把优质羊肉卖出好价钱,让‘三位一体’组织成为推动本地农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平台。”陈巴尔虎旗农牧和科技局副局长徐永刚介绍说,得益于该旗新建成的畜牧信息大数据追溯平台,认购的买家能够一扫码就看到生产牧场、防疫记录等全流程信息。
目前,全市各“三位一体”组织已累计协调供应日用消费品3900万元,帮助农牧民代销农畜产品6000余万元,直接助农增收687万元。
此外,通过整合资金需求规模,呼伦贝尔市各“三位一体”组织帮助农牧民简化贷款流程。目前平均压低贷款利率0.7%~1.75%,已累计协调贷款1.4亿元,为农牧民节省利息195万元。
来源:中国农网
编辑:刘博宇
编审:赵宗杰
终审:刘畅
总监制:肇慧茹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呼伦贝尔市 饲草 草原 牧民 呼伦贝尔 牧场 农牧民 陈巴尔虎旗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8-26 16:01:00
- 本文链接:https://www.teamtop.cc/news/1Z89aX58YB.html
- 上一篇 > 蒋锋带队走访慰问高温作业劳动者
- 下一篇 > 歌声绕梁动心魄,反诈意识入人心
-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呼和温都尔嘎查红头羊养殖基地的牧民正在放牧。 8月中旬,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正是水草丰美之时。朵朵白云下,无边的绿浪延伸到天际线,草香随风弥漫。牛羊成群,悠然踱步,如散落的珍珠般点缀在草原上。这片被誉为“牧草王国”的土地,正以最饱满的姿态,铺陈出一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
-
国土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产业的有效方式,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要更加注重‘提质’,优化林分结构,搞好森林经营,同步提升草原生态质量。
-
6月25日,由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指导,呼伦贝尔市女企业家协会、呼伦贝尔市赤峰商会主办,市女企业家商学院第三期《了凡四训》深度研修班开课,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和学员200余人参加。培训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此次研修班特别邀请到对《了凡四训》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担任讲师。他们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与丰富
-
2025北京国际文旅消博会,内蒙古展区以“歌游内蒙古”为主题,集中展示内蒙古特色文旅消费产品,让参观者品鉴美食、购买文创产品、聆听草原旋律、感受北疆壮美,将独特的内蒙古记忆带回家。 内蒙古的羊肉名扬天下,如今羊奶也能“点石成金”。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80后”创业者郝志伟用新鲜的羊奶以及洋甘菊
-
本报黄南讯 (记者 栾雨嘉) “今年母亲节期间,我们走访慰问了‘三八红旗手’‘巾帼致富带头人’‘最美家庭’等8位代表,为她们送上鲜花、生活物资及宣传资料。”5月22日,记者走访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县妇女联合会主席仁青卓玛告诉记者。据仁青卓玛介绍,在守护妇女健康方面,县妇计中心于今年3月11—31日
-
近日,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历时5年的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阶段性成果。此次普查覆盖全市12个旗市区及6个直属林业局,投入1500人次专业技术人员,布设171条样线,调查线路长达6.38万公里,覆盖超80%面积。通过“天空地”一体化调查技术,本次普查精准记录维管植物114科470
-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题:筑牢假期消防安全“防火墙” 各地全力防风险除隐患新华社记者周圆、谢佼“五一”假期,泰山景区的熙攘人流中,一抹“火焰蓝”身影交织其中:关键点位执勤值守、检查商铺电气线路、山区全天候巡逻……“假期里,我们全员上岗坚守一线,开展不间断前置执勤、调研演练、巡查检查等工作,全力守好一
-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尧素材来源:呼伦贝尔市气象台美编:吕汶珊主编:蒋铁英监审:韩永刚 郭悦监制:康健 陈静文总监制:张晓琦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