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在现代化道路上寻求理念共鸣

发布时间:2025-08-20 04:41:00 浏览量:0

4月11日,中国-东盟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图为与会嘉宾阅读《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中国-东盟合作新空间》智库报告。新华社发

3月8日,观众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哪吒之魔童闹海》首映活动。新华社发

图为3月14日,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巴生,中国大型耙吸船“新海凤”轮(左)和锚艇准备协同作业。新华社发

【向未来与中国同行】

在赤道阳光的轻抚下,马来半岛与婆罗洲之间的海风悄然吹拂。马来西亚,这个色彩斑斓的南洋国度,正以其独有的多元与热情,诉说着对现代化的渴望。这里,自古以来就承载着多种文明和文化的流动与交融,曾见证了郑和船队下西洋的壮举,也目睹了葡萄牙、荷兰、英国、日本殖民者的坚船利炮。如今,它正以全球南方国家的身份,与隔海相望的近邻携手探寻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早期现代化的艰难探索

作为东南亚较早开启现代化进程的国家,长期的被殖民历史曾使马来西亚一度被烙上“现代化即西方化”的思维印记。起初,通过大量引入西方资本与技术,这个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很快就出现了本土文化被稀释、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

1981年,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来西亚现代化之父”马哈蒂尔提出了“向东看”政策,试图修正以往对英国等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上的依赖,探索扩大与“东方”(特指日本、韩国)的经贸关系,吸引两国赴马投资、设厂,学习其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职业精神,以服务于马来西亚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由此,这个曾被称作“大马”的国度,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模式。

然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给马来西亚的现代化之路带来沉重打击,过度依赖外资与出口、关键技术被锁定在中低端环节、金融体系脆弱等结构性问题暴露无遗。早在1995年,马来西亚就被归类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但此后20多年却步履蹒跚,长期未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这个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在产业锁定与制度瓶颈的双重困局中,险些迷失方向。

所幸,这个昔日被誉为“亚洲四小虎”之一的国家,追求现代化的初心犹在。转机,始于东方。中国,逐渐成为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中肝胆相照的同路人。

激活历史基因中的合作密码

作为隔海相望的友好邻邦,中马两国的传统友谊跨越千年。早在秦汉时期,中国与马来半岛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有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1300多年前,中国唐代义净法师渡海求法途经马来半岛,首次用文字记载下古吉打王国历史。600多年前,明代航海家郑和7次远洋航海,其中有5次到访马六甲,不仅带去了丝绸与瓷器,也播撒了文明互鉴的种子。

1974年5月31日,中马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马来西亚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东盟国家。1985年,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首次率规模空前的经贸代表团访华,开始关注到“为了加速现代化计划,中国也实验着新的想法”,并提出“希望两国认真地考虑如何在对双方有利的情形下,分享各自的现代化和工业化成果”。

此后,随着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浪潮兴起,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中马关系在双边、区域及全球层面不断被注入新的动力。马来西亚也日益敏锐地捕捉到与中国共赴现代化的新机遇。

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马来西亚,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马关系历史基因中的合作密码被彻底激活。今年4月,习近平主席时隔12年再次到访马来西亚。两国领导人将双边关系的定位提升至新高度,宣布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为双方携手探寻现代化注入了新动能。

截至2024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2120亿美元,比建交时增长近千倍。中国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马来西亚家庭的生计所系,也是两国现代化进程深度交融的无声见证。

“向东看”的时代内涵

近年来,马来西亚领导人决定为新时期的“向东看”政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主动将中国纳入“向东看”的范畴,强调中国在数字经济、基建和减贫等领域的经验更契合马来西亚的实际需求。安瓦尔总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马来西亚也将向中国“取经”,“现在,我们说‘向东’时,它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地区”。

对此,马来西亚各界积极拥护、反应热烈。“马来西亚视中国为可信赖的伙伴,致力于同中国发展强劲伙伴关系,实现共同进步,成为彼此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如是说。在马来西亚地方政府发展部部长倪可敏看来,“中国成功消除贫困、实现工业化转型、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三个成就都值得马来西亚学习”。

自己喝过的水,才知道甜不甜。马来西亚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无论是亲身前往中国,还是参与“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许多马来西亚人见证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减贫脱贫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两国加强合作给马来西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两国领导人共同擘画的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开创了“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的新范式。在中企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中,两国建设者合力克服地质条件复杂等巨大挑战。这条铁路一旦贯通,将重塑马来半岛东西海岸的经济地理格局。

关丹港—北部湾港冷链精品航线的开通,让猫山王榴莲等马来西亚特色产品能够快速抵达中国市场。同时,中国的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也借助物流网络深入马来西亚腹地。这种“舌尖上的合作”与“技术上的互通”,让现代化成果真正惠及普通民众。

两国还商定,要共同打造地区新质生产力合作高地,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数据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助力各自现代化进程。

“马来西亚十分珍视同中国的合作。”马来西亚经济部长拉菲齐·拉姆利说,“目前两国经贸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这些年,中国在马来西亚开展的合作项目越来越多,给马来西亚带来宝贵、广阔的发展机遇。”马来西亚交通部前部长、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感叹:“与中国企业吉利‘联姻’后,马来西亚车企宝腾短期内扭亏为盈,让业界刮目相看。”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近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马来西亚对华政策始终保持独立、理性、合作的主基调。安瓦尔总理在多个公开场合反复强调“中国是马来西亚值得信赖的朋友和伙伴”,直言“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发展强劲、军事力量强大,但我们在与中国的交往中从未感觉到任何困扰或压力”。

近期,中马互免签证的政策已经生效,两国游客之间的“双向奔赴”蔚然成风。“说走就走”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两国之间满满的信任。

实际上,马来西亚将战略方向从亲近日韩转为学习中国,是为了在全球产业链重组中重新锚定发展自主权。从独立初期面向日韩的“向东看”政策,到如今与中国的深度合作,这个有着多元文化的国家始终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今年年初,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马来西亚上映后,一跃成为当地最卖座的中文电影之一。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在马来西亚观众心中引起了情感的共鸣。这句经典台词仿佛也是在告诉人们,每个拥有梦想的国家都可奋力掌握自己的未来、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

在文明对话中探寻多种可能

1996年,时任马来西亚副总理安瓦尔在其著作《亚洲复兴》中批评了“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论调,强调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主张亚洲国家应立足本土价值观构建发展模式。他在书中勾勒了一种愿景:亚洲可以复兴到与“全球北方”相媲美的程度,亚洲国家可以在求同存异中走向繁荣。新加坡著名学者马凯硕在《亚洲的21世纪》一书中呼应了安瓦尔的观点,认为亚洲复兴是“历史的回归”,强调过去2000年亚洲本就是全球经济中心,西方主导只是短暂插曲。

2023年,安瓦尔总理在上任伊始便提出以“永续、繁荣、创新、尊重、信任、关怀”六大原则为基础的“昌明大马”执政理念。安瓦尔总理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治国理政理念、三大全球倡议等与“昌明大马”理念高度契合。“习近平主席强调文化、文明、共享繁荣。在这个时代,这种风范很难在一般政治家身上看到。这与‘昌明大马’相一致,都是强调价值观、人道主义、全球视野,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安瓦尔总理认为,“人们经常讨论经济、技术、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这当然非常重要,但我们也要有人文主义精神。”

在探寻现代化的道路上,文明的力量不容忽视。中国强调“和而不同”,而马来西亚则有“多元共生”的传统,二者具有相通交融之处,为两国携手踏上现代化之路注入不竭动力。

马中友好协会会长马吉德认为,两国领导人对于加强文明对话有着深入思考和广泛共识。“在动荡的世界里,这种超越一般经贸范畴的深入沟通和理念共鸣,不仅为中马关系注入新的内涵,也有助于增进不同文明的理解互信,实现世界文明的和谐共生。”

正是在这种文明对话理念的指引下,今年马来西亚倡议举办史无前例的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推动构建跨区域合作架构,中方积极参与,推动三方合作更好地造福地区人民。

现代化不是要我们变成别人,而是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今天,马六甲三宝庙内仍矗立着郑和的塑像,诉说着“和合共生”的东方智慧,见证着中马两国世代友好的深厚根基和“切水不断”的世代情谊。抚今追昔,郑和播撒下的和平友好种子,已在蕉风椰雨的滋养下枝繁叶茂。而从历史长河驶来的中马友谊之船,正在21世纪追求现代化的海洋上破浪前行。

中马合作的故事,终将在岁月的沉淀中,成为一段温暖而不朽的记忆——关于两个文明如何在对话中彼此成就,关于两个国家如何在合作中共同迈向现代化的未来。

(作者:邓涵,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阅读
  • 4月11日,中国-东盟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图为与会嘉宾阅读《RCEP与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中国-东盟合作新空间》智库报告。新华社发3月8日,观众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哪吒之魔童闹海》首映活动。新华社发图为3月14日,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巴生,中国大型耙吸船“新海凤”轮(左)和锚艇准备协
  • 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届中国医师节,为扩大医护工作者在平台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引导公众了解医生工作,同时大力推动健康科普知识的广泛传播,快手健康携手健康中国、中国健康教育,共同发起了以“仁心映初心 健康守乡土”为主题的特别活动。2025年8月10日至8月25日,快手站内重磅推出 #中国医师节、#医
  • 今天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国医师队伍不断壮大,医疗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截至2024年底,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到157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一共508.2万人,每千人口的医师
  • 新华社成都8月18日电 题:世运多样 世界多彩——在精彩赛事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新华社记者王恒志、董小红、许仕豪运动无限、气象万千。八月的成都,紫薇竞相烂漫,缤纷色彩与世运会撞个满怀。多样性、多元化是世运会的最大魅力。龙舟竞渡、以武会友,中华传统体育在世运绽放光彩;腰旗橄榄球、飞盘等潮流项目热度不减,
  •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镌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矗立在流水之畔、青翠之间。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这个小山村调研时说:“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看到村里的变化,总书记强调,“绿水青
  • 8月13日下午5点30分,“马卡萨” 轮顺利停靠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并于14日凌晨启航,正式服务“洋浦-马来西亚亚庇-印尼巴淡”YBX新航线。这标志着该航线正式开通,“马卡萨” 轮也成为了该航线的首航船舶。中远海运集运开通的YBX 新航线串联中国海南洋浦、马来西亚亚庇(东马)、印尼巴淡、新加坡四大节
  • 8月6日,中共南京市浦口区委副书记王振玮率队赴南通市海门区开展现代农业合作对接,实地考察调研了常乐镇A+智能温室项目、佳之味食品有限公司及智谷绿海农业科技园,深入了解现代农业技术应用成果与产业运营模式。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党工委书记、管办主任周蓉蓉,相关专家及招商人才部、发展规划部、科创集团负责人等一行
  • 中国台湾网8月12日讯 近日,第13届云台会高原特色农业投资考察团40余位台商深入玉溪市实地考察红塔集团、猫哆哩集团、撵饭记、贡润祥茶产业、麓椿抚仙湖特色民宿、峰芒生物、圣爱健康基地等代表性企业及抚仙湖生态区,亲身体验“有一种叫做云南的生活”,寻求合作新机遇。考察云南峰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台湾
  • 【环球网报道】2025年8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答记者问,部分内容如下:法新社记者: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发帖称,希望中国能将大豆订单增加三倍,这将是大幅削减中美贸易逆差的途径。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林剑:具体问题建议向主管部门询问。中方在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
  • 8月9日,由云南省律师协会主办的“法学五院四系·名家讲坛(第五期)”在昆明海埂会堂成功举办。本期论坛以“AI与法治”为主题,特邀中国国际法与国际法治领域权威专家黄进教授、涉外法律服务领军人物张学兵律师担任主讲嘉宾。中联部金砖国家智库中方理事会理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跨界研究中心专委马竣龄,云南省人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