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美颜未开先火,临平玉架山考古博物馆镇馆之宝剧透来了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
因为拍照出片,最近杭州人的朋友圈,被即将开馆的临平玉架山考古博物馆刷屏。
有读者@潮新闻·钱江晚报,请记者帮忙问问这么好看的博物馆,到底什么时候开放,有哪些压箱底的宝贝亮相?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的“时间之桨” 记者 施雯 摄
今天(5月8日),记者去博物馆探营,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的展陈收尾工作。
听临平博物馆老师介绍,玉架山考古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的时间是5月18日。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先睹为快。
横山贵族大墓,出土132件石钺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主要由临平遗址群、茅山遗址和玉架山遗址三部分组成,一共展出的文物有1900多件。
展出的文物中有不少是孤品,比如横山的双联玉琮、柱形器,还有玉架山的刻划符号玉璧,这件文物也是首次考古发掘出土的有刻划符号的良渚文化玉璧。



玉架山出土的刻划符号玉璧 受访者供图
临平遗址群作为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高等级区域中心,目前已发现遗址二十余处,涵盖大型聚落、小型村落、贵族墓地与平民墓地等多种类型,呈现出功能各异、等级有序的聚落结构。

横山出土的石钺 记者 施雯 摄
在临平遗址群展厅,横山墓地M2为良渚文化最高等级贵族大墓,相当于“王”级首领墓葬。墓内出土175件随葬品,包括42件精美玉器与132件石钺,这也是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出土石钺数量之最,集中展现了墓主的至高身份与权力。
凌乱的牛脚印,四千年的洪水记忆
生活在临平的先民以稻作农业为核心,兼营家畜饲养、采集渔猎,多元的食物资源与发达的水网交通,共同构筑了区域文明的经济根基。
在茅山遗址展厅,我们可以看到水稻田遗址和一串步态凌乱的牛脚印。距今4000年前后,平静祥和的茅山村被连年不断的滔天洪水堙没,一层厚厚的黄粉土,宣告了茅山地区史前聚落发展的终结。

茅山出土的牛脚印 记者 施雯 摄
茅山最大的考古成果,就是良渚早中期和晚期的水稻田遗址,这在良渚遗址群是没有的。
4000年前,茅山这场由钱塘江潮引发的间断性洪水波及甚广,在玉架山和良渚古城遗址中也发现了与茅山遗址相似的洪水沉积层,这为我们研究气候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玉架山,良渚时期出土文物最丰富
长江下游万年以来就有“以美石为玉”的传统,在良渚时期演变为以软玉为核心的用玉制度。
肇建于良渚文化早期,废弃于良渚文化末期的玉架山遗址,考古学界对它的定义是迄今唯一贯穿良渚文化兴衰全程,也是已知良渚文化墓葬数量最多、文物出土最丰富的环壕聚落遗址,堪称良渚葬仪的“立体图鉴”。

玉架山出土的玉梳背 记者 施雯 摄
玉架山玉器类别丰富、功能齐备,头饰、颈饰、腕饰等装饰玉器兼具审美价值与等级标识功能,玉石钺既彰显男性身份又有材质形制的层级之别。一组完整的玉器配置,成为男女显贵社会地位的专属符号,代表了良渚文化玉器时代的高峰。

特殊人群展厅 记者 施雯 摄
此外,玉架山考古博物馆还单独设立了特殊人群展厅。在这个展厅,听障、视障人士也能够走进展览,感受临平遗址群的文化魅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
记者日前在武川县走访时获悉,一座总投资1亿元、规划总面积1万亩的大型文旅综合体——北疆文化生态园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该项目以“北疆文化”为引领,“北魏文化”为根基,依托武川博物馆核心位置,联动北侧万兴元村与南侧生态资源,致力打造集商业服务、文化展示、娱乐体验、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呼和浩特市新兴旅游目的地
-
6月26日晚间,就在小米发布会举行之时,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小米4S店发现,YU7销售上演“狂热营销”怪像:销售多次带头高呼,甚至拿着麦克风强调“晚了就没有车了”“早下定早排产”等,试图煽动消费者购买情绪。尽管小米公布的YU7大定数据吸睛,但仍有业内人士质疑,“饥饿营销”会否带来负面影响。三波营销热浪第
-
洪水过后,贵州榕江高温不下。6月26日,南都、N视频记者在村超球场看到,门口的积水没过脚踝,球场里的杂物和淤泥混在一起,观众席上留下干涸的泥巴。铲土机正在忙碌作业。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叠加影响,榕江前几日面临着“异常严峻”的防汛形势,县内平永河、寨蒿河、都柳江水位持续快速上涨,当地一度启动防汛I级
-
近日,一则“贵港女孩被120强制带走后死亡”的信息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传播。6月26日,南都记者从贵港市公安局获悉,该传闻引发了众多网友关注和广泛传播,造成社会恐慌。经证实,该信息为不实信息。警方辟谣。据警方通报,6月24日,曹某某未经核实,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该事件不实信息,看到官方通报后仍心存侥幸,放任
-
“您好,这是我的简历,请您看看。”“请问这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有哪些?待遇怎么样?”……毕业在即,“在泉州找份工作”成了闽南理工学院应届毕业生陈子萱的首要任务。记者在2025年泉州市“送岗留才”活动现场遇见陈子萱时,她正自信大方地向招聘人员介绍自己,并咨询岗位要求、工作内容、薪资待遇以及职业发展等情
-
新能源电动洗扫保洁车司机张百清正在作业。本报记者 王迪 摄本报讯 记者赫巍利 王迪报道 近日,沈城迎来连续高温天气,城市仿佛被置于巨大的“蒸笼”之中,酷热难耐。然而,有这样一群身着橙色工装的身影,始终坚守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就是城市环境的“守护者”——环卫工人。沈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迅速行动
-
6月25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举行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新闻发布会,公布广东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省招生办主任李向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高雷,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考试招生一处(联合招生办公室)处长游伟林出席发布会。会上宣布了广东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录取最
-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任波 通讯员 万国珍长沙博物馆又一原创新展“我有方寸心——唐长沙窑瓷器诗文特展”再度成为推介长沙,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展,在2024年岁末再度引起各方前来观展的热潮,已成为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新开幕的热展“我有方寸心——唐长沙窑瓷器诗文特展”呼应今年7月23日开幕的热展“她从
-
7月中旬,汕头将举办“潮•湃”2025汕头文旅时尚周活动,即日起至6月27日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具有汕头特色的城市礼物。逾期提交无效。记者从汕文旅获悉,本次征集作品在主体性、原创性、合规性、实用性等几个方面有具体要求,具体包括:一、主题性:作品需深刻体现汕头文化符号、历史底蕴、地域特色或时代风貌。二、
-
财联社6月21日讯(记者 王碧微 陆婷婷)首个可叠加国补政策红利的618大促落下帷幕,扫地机器人成为小家电细分品类中的“销量担当”。天猫数据显示,618期间可拆卸清洗扫地机器人成交量同比暴涨10倍;苏宁易购平台上,扫地机器人亦是热门小家电单品,销售同比增幅达145%。喜人战绩的背后,暗流在涌动。持续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