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名单人数10年来首次下降——信用修复护航经营主体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27 06:44:00 浏览量:0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失信名单人数实现10年来首次下降。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名单39.42万人次,同比继续下降9个百分点,同时人民法院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失信名单人数延续2024年的负增长趋势。通过惩治失信和规范执行齐头并进,人民法院助力经营主体乘“信”再出发,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摆脱失信行为“阴影”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在提升执行质效、倒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据了解,人民法院运用信用修复证明机制,为纠正失信行为的被执行人第一时间修复信用,为其在融资信贷、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市场准入、资质认定方面提供支持,帮助企业摆脱失信行为的“阴影”。

据统计,2024年,当事人对民事裁判自动履行率同比增长6.2个百分点,申请执行案件同比下降6.3%;执行到位金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3.5%。通过完善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纳入失信名单245.7万人次,同比下降23.4%;282.1万人次通过信用修复回归市场,同比增长35.4%。

数据“拐点”的背后,是最高法持续推进执行改革,出台一系列破解执行难题的实招硬招。

“在以交叉执行为代表的各项执行重点工作的推进下,2024年执行整体工作实现了‘三升三降’。”最高法执行局局长黄文俊说,“三升三降”即执行到位率、执行到位金额及信用修复人次上升,首次执行案件数、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及新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次下降。

什么是交叉执行?当发现因不当干预、消极执行、执行法院力量不足等因素导致执行工作长期未有效推进,或因多案存在关联,案件疑难复杂需要上级法院协调、其他法院配合的,可依法开展交叉执行。交叉执行的具体方式包括督促执行、指令执行、提级执行、集中执行、协同执行等。

黄文俊介绍,交叉执行推行一年半以来,人民法院通过交叉执行化解了许多重案、难案、骨头案,逐步成为执行条线常态化、长效化的日常工作。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国法院交叉执行案件近30万件,取得实质进展或化解近1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将近1600亿元。

兼顾“力度”与“温度”

执行工作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实现胜诉当事人权益的手段。最高法研究室主任周加海表示,执行不意味着只突出强制性,而是应当在依法推进执行工作的同时,贯彻规范文明执行的工作理念,兼顾执行的“力度”与“温度”。

近年来,人民法院通过推行惩戒分级分类、宽限期及单次解禁机制,帮助有失信行为但发展前景良好的被执行人“造血再生”,实现债权兑现和企业保护双赢。

人民法院根据被执行人不同严重程度的失信行为,给予其不同的惩戒期限,如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提前删除失信信息,及时帮助失信被执行人修复信用。对于拟纳入失信名单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向其充分释明纳入失信名单的后果,并因案施策,给予其一个月至三个月的宽限期,推动其由拒不履行转变为积极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在实践中,人民法院也会考虑到失信被执行人的特殊情况。

4月7日,最高法公开发布第45批共6件执行实施专题指导性案例。其中,指导性案例254号“厦门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与福建某体育产业有限公司财产保全扣划实施案”,即是一起法院采取执行立案前保全扣划措施顺利执结的案例。

“本案例对执行立案前保全扣划措施予以确认,并明确了具体适用条件。”周加海分析,案例同时明确,被保全人向法院申请采取该措施全额清偿债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向被保全人出具自动履行证明。这样既能让债权人快速兑现胜诉权益,又能避免给自动履行的债务人的征信带来不利影响。

凝聚合力解决“执行难”

畅通完善法院内部治理机制,建立“立审执一体化”,是最高法持续推进执行改革的举措之一。通过加强立案、审判、执行等不同部门的协调配合,推动矛盾纠纷在执行前化解,凝聚法院内部解决“执行难”的整体合力,也起到了遏制执行案件快速增长势头的作用。

什么是“立审执一体化”?最高法发布的另一起指导性案例明确,对于被保全的款项,人民法院在作出生效裁判后、立案执行前,可以根据申请依法对该款项作出扣划裁定。周加海介绍,在具体操作上,根据被保全人的申请,人民法院审判部门经审查不存在可能损害其他债权人合法权益情形的,可以使用原案号作出扣划裁定被保全的款项,移送执行部门实施。

社会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提出“严格失信被执行人认定程序,优化相关失信惩戒措施”“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制度,鼓励失信主体主动纠正失信行为”。

下一步,人民法院将坚持打击严重失信与善意文明执行“两手抓、两手硬”,持续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经济日报记者 李万祥)

相关阅读
  • 8月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模拟法庭实践活动在广州市天河区猎德街道举行,30组亲子家庭共同围绕“校园欺凌”议题参与法治教育课,现场沉浸式、互动式的普法模式,让法治的种子在社区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模拟法庭活动中,小朋友们在律师的指导下,亲身扮演法官、检察官、辩护律师以及案件当事人等角色,重现了一个真
  • 为传承司法优良传统,提升队伍专业素养,日前,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举办“名师带徒”活动结对帮带仪式,充分发挥资深法官、干警“传帮带”作用,提升青年干警综合能力,加强法院队伍建设。据了解,活动旨在要求全院法官、干警要始终牢记司法为民的初心和使命,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于法院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法院工作始
  • 记者24日获悉,为进一步改善货车司机停车休息环境,交通运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之家”标准化规范化提升行动。目前,已有10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之家”(名单如下)完成改造提升,为货车司机提供停车休息、热水供应、饭菜加热、淋浴、洗衣等免费基本服务和可选择的个
  • 7月24日,记者从广东银行业保险业新闻通气会获悉,通过持续加强粤港澳监管部门协调联动,推动保险互联互通,截至今年6月末,共9.03万辆港澳机动车享受跨境车险“等效先认”投保便利。据介绍,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监管不断深化共识、推进规制衔接,越来越多港澳金融机构在大湾区增资展业。截至今年6月末,广东
  •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1日讯 山东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开放日活动今天在济南举行,截至目前,全省已顺利完成各类别提前批以及普通类特殊类型批、艺术类本科批、体育类常规批、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录取工作,共录取考生7.7万人。今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自7月6日开始,计划8月3日结束。目前
  •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攀)今日,长沙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发布公告,根据《长沙市2025年乡村运营职业经理人(乡村CEO)选聘公告》安排,经资格审查和初评、综合评审(含面谈)、体检、考察等程序,拟聘用文梓诺等13人(名单见附件)为乡村运营职业经理人(乡村CEO),现予以公示。
  • 记者今天在(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知识产权服务达到新水平。发布会上介绍: 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达到483家,实现省级层面全覆盖,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到175家,覆盖率达到52.6%。全国专利代办处数量达到34个,商标业务
  • 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2025年6月25日沈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一、任命宋颖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副院长。二、任命何海英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三、任命杜晓红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免去其沈阳经济技术开发
  • 6月16日,海南省万宁市人民法院公开发布悬赏公告称,万宁市女子吴香因不主动履行返还胡某友彩礼金4万元,法院悬赏一年,给予举报人奖励执行到位金额的百分之十的奖励。万宁市人民法院悬赏公告(2022)琼9006执386号本院立案执行申请执行人胡某友与被执行人吴香婚约财产纠纷一案中,责令被执行人吴香向申请执
  • 智通财经讯,美利云(000815.SZ)发布公告,公司近日获悉,公司股东中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被债权人向中卫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截至公告日,公司股东中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7913.1万股,持股比例11.38%,其所持公司股份全部被司法冻结,所持公司股份的50%被质押。中冶纸业集团有限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