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一地疑山体开裂现出巨大裂痕,村民称在家听到山上响动,当地:正在协调第三方勘探

发布时间:2025-06-05 16:51:00 浏览量:0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反映,贵州毕节金沙县安洛乡大贤村一地发生山体开裂,有村民居住在山下,存在安全隐患,在航拍的视频中,山上巨大的裂缝清晰可见。

网传毕节一地山体开裂现出巨大裂缝。网络截图。

6月5日,安洛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他们知道相关情况,这两天在协调第三方在山上勘验,确保没有危险。工作人员说,2019年那座山就有裂口,那时候勘验过了,这些天再次接到群众反映,于是再次组织勘验,不过具体情况需要向上级了解。记者联系金沙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称,已知晓,将向当地了解情况,待有具体安排后再通知乡政府。

村民称裂缝“看不见底”。图/受访者提供。

6月5日,一名大贤村村民告诉潇湘晨报记者,网传航拍中的巨大裂缝是村民们6月1日上山砍了树才看得到的,周围的山上也有多处开裂,裂缝“看不见底”。这位村民说,有家煤矿在这里采了18年矿,2019年开始山上就出现了裂缝,当时只有一点点没有重视,“煤矿在井下放炮家里听得见,门、窗户都在振动,最近雨季,在家都能听到山上响动。”随后记者联系金沙县能源局,工作人员称将向上级反馈并了解此事。

另据2023年报道,6月20日11时许,大贤村大水井组一字岩发生岩体垮塌,记者从金沙县自然资源局获悉,垮塌区域为已划定的危险封控管理区内,无人员伤亡,初步估算垮塌约6000立方米。

来源 | 潇湘晨报

记者 | 钱嘉鑫

相关阅读
  • 8月30日,在佛山传媒创意港举行的“友趣七夕 港风派对”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精彩节目接连不断。其中,“友趣萌宠寻宝大作战”活动成为全场焦点,数十组养宠家庭与“毛孩子”一同体验了萌宠社交的欢乐新玩法。活动合照。/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符诗贺摄当天下午,养宠家庭纷纷牵着精心打扮的爱犬陆续到场。它们萌态十足
  • “花小钱戴出大牌首饰的感觉,视觉效果堪比黄金。”今年以来,随着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市面上涌现出来一批“沙金”首饰。这类首饰外观酷似黄金、售价却不高,因而迅速受到热捧,被不少消费者视为黄金价格高企之下的平替选择。这些所谓的“沙金”制品,真的含有黄金吗?“沙金”首饰火爆直播间,商家宣称不掉色不怕火烧在多个
  • 北京时间8月22日,据DallasHoopsJournal记者Grant Afseth报道,国王正在积极尝试交易蒙克。同报记者写道:“NBA消息源透露,萨克拉门托国王在这个休赛期‘非常努力’尝试交易马利克-蒙克,但他们没有找到下家。”此前,国王曾以蒙克向勇士队报价库明加,但勇士拒绝了这份报价。蒙克下
  • 8月18日,多位网友发文吐槽自己手机上收到了江苏南京鼓楼区宝塔桥街道发来的高温预警短信,短信抬头显示【宝塔桥街道】,内容为温馨提示:预计未来三天最高气温将达936℃,网友称“自己被吓了一跳……”记者发现,还有多位当地居民收到宝塔桥街道发来的高温预警,不过每条短信上显示的温度都不一样,有人收到的是18
  • 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潍坊报道在潍坊市临朐县五井镇五井中村,87岁的村民高学荣家中墙上挂着一个带按钮的方盒子,这个看似普通的“一键呼叫”终端,却成了她的“救命神器”。“有次血压高没药了,孩子在城里赶不回来,一按按钮村里就派人买了药送来;下雨天房子漏了,也是按了这个按钮,村干部冒着雨就来修好了。”高学荣
  • “如果不是他那一推,我也倒在那片废墟下了……”病床上,彭志良的声音嘶哑,每一字都裹着沉重的痛与感激。8月6日,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村山体突然垮塌导致7人遇难,其中一人就是汤伟鹏。危急时刻,汤伟鹏的用力一推,推出了生与死的界限,他永远长眠地下,生的希望给了同伴。汤伟鹏,生前是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村治保队的一名
  • 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崔翰超(右)在马坡乡旧庄沟村抢险救灾现场了解相关进展情况。 郎兵兵 摄光明日报社甘肃记者站负责人尚杰(右)在马坡乡抢险救灾一线采访。王冰雅 摄《甘肃日报》记者张富贵(左)在省道S104线兴隆段水毁路段采访应急通道抢通进展。 甘肃日报社 供图8月7日晚,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遭遇历史极值
  • 近日,北京环球影城和麦当劳等企业招聘退休人员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8月12日,“麦当劳招聘退休员工”登上微博热搜榜。此前有网友发布麦当劳招聘退休员工的图片显示,麦当劳打出宣传语“退休员工招募中”,任职要求为:每周可上班至少3天、达到退休年龄(女50周岁、男60周岁)。还有福利待遇也一并标明了,包括国家
  • 去年以来,珠海斗门莲洲镇以石龙三湾村“莲韵三湾”农房风貌提升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并在该村成立了全省首个村级闲置农房市场化托管运营中心,为引入新业态、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退役军人梁明星是返乡创业的代表。去年探亲时,石龙三湾村的老屋勾起了他的乡愁,促使他决心回乡发展。在村里的大力支
  • 来源:福州日报福州消费者选购手机壳。记者 沐方婷 摄据福州日报7月27日报道 手机已成为生活必需品,作为“贴身伴侣”的手机壳也从配套工具变成年轻人握在手心的时尚单品。近日,“手机壳有毒”相关话题引起广泛关注。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廉价手机壳会散发刺鼻塑料味,尤其在手机发热时气味更浓,可能是甲醛、苯等有害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