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市场“含金量”持续上升 多家影视公司一季报业绩明显增长

发布时间:2025-04-26 05:37:00 浏览量:0

今年以来,中国电影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以《哪吒2》为代表的多部电影,取得了出色的票房成绩,共同勾勒出中国电影市场IP化、技术化、精品化的发展趋势。目前,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在进行,而即将到来的“五一”档也已有超10部电影定档,引人期待。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从4月18日到4月26日,超300部佳作,将在京津冀地区的33家影院及剧院放映约900场次,从展映影片数量和放映规模上全面超越往年。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影院,发现有不少消费者慕名而来,感受到了跟平时不一样的观影体验。

观众:刚才看的是《摆动》,这场电影很好看,不止如此,特别幸运的是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离我两个座位,我们同看了一场电影。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影体验,非常不一样难得的观影体验。

观众:我从上海过来的,我现在已经看了5部,一些经典老片还是在一些大荧幕上看更有感觉。

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以火热态势开局。《哪吒2》全球总票房进入世界影史票房前五,为中国电影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就。

猫眼娱乐市场分析师 赖力:对比往年,今年春季档电影女性观众,35岁以上观众占比有所上升。

在即将到来的“五一”档,已有超10部影片定档,既有商业大片,也有小众题材的创新尝试。

观众:《哪吒2》的爆火之后,还是有一些新片是不错的,是能吸引大众的眼球的。

据灯塔专业版,截至4月25日18时30分,今年“五一”档累计预售票房(含点映)达1332.9万元,其中《水饺皇后》《猎金·游戏》《人生开门红》《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雷霆特攻队》暂列预售票房榜前五位。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 陈晋:2025年“五一”档已有多达12部电影已开启预售,整体上今年“五一”档片单百花齐放,类型丰富且有创新。

多家影视公司一季报业绩明显增长

得益于电影市场的强劲表现,多家影视公司一季报业绩迎来明显增长。

数据显示,一季度票房243.87亿元,同比增长49.08%;观影人次5.20亿人,同比增长43.07%;平均票价46.9元,同比增长4.21%。此外,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至2月4日)电影票房为95.1亿元,观影人次为1.87亿人,创造了新的春节档票房和观影人次纪录。

中信建投证券传媒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 杨艾莉:它的增长是比较健康的,它是以观影人次为核心的增长的带动,而不仅仅是以票价为核心,简单说就是今年一季度的票房市场的增长是以量而获胜的,而不是以价位获胜的。对于整个电影市场本身的繁荣,包括影院的经营,都是非常良性循环的一件事情。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9家影视公司发布一季报,其中7家公司实现业绩同比增长。其中,《哪吒2》出品公司光线传媒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当季公司营收为29.75亿元,同比增长177.87%;净利润为20.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4.79%。此外,昨天发布一季报的影视公司幸福蓝海,其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053.01万元,同比增长694.06%。

中信建投证券传媒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 杨艾莉:国内的电影公司从过去几年开始也更加重视和在意自己IP的长期扩展能力,或者说长期影响力的打造,中国电影的海外发行也会逐步成为各家上市公司会越来越重视的一个业务方向。

责任编辑:丁超弋

相关阅读
  • 2025年已经过半,你的年假休了吗?近期,我国立法出台政策措施加强对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出要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年休假年底能否清零?年休假休不休,谁说了算?今天,一起来看看关于“年假”的问题。年假跨年“过期作废”,合法吗?吕
  • 7月2日,天味食品(603317)公告称,截至6月30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数量999,92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比例为0.0939%,成交最高价为11.9元/股、最低价为11.47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11,679,490.80元(不含交易费用)。
  •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郝彦)7月1日,财通证券发布公告表示,自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公司A股可转债转股数量为803股。自2021年6月16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公司A股可转债累计有56.9万元转换为公司A股股份,累计转股数量为4.75万股,占可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
  • 近期,我国立法出台政策措施加强对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明确提出要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然而在实践中,劳动者因为就业形态的变化,遇到的权益保障问题也更加多样。年假跨年“过期作废”,合法吗?吕某是北京一家节能环保公司的员工,依据其工作年限
  • 文 | 医药研究社药企“港漂”热潮挡不住。根据动脉网数据,今年前5个月,港股医药生物新股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实现翻倍。另外,目前有约20家医药生物企业正在排队冲击港股IPO。其中,不少公司正在抢占细分赛道“第一股”的名头。比如,近日亦诺微医药(Immvira Bioscience)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
  • 第 405 期2025-06-30焦点关注科创债发行大扩容!券商、民营创投“首单”相继落地银行间市场中信建投近日簿记首单券商科创债,发行规模5亿元。中国人民银行已批准多家券商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创债,总额达558亿元。相比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发债规模更大,有助于拓宽券商融资渠道。此外,首批民营创投机
  • 匠心家居涨4.32%,报76.57元/股,股价再创新高,总市值突破166.60亿元,成交额达5871.08万元。(第一财经AI快讯)
  • 文|氨基观察泰它西普成功出海,成为创新药产业焦点,多重声音交织。肯定之外,也有疑虑,核心聚焦在三个关键问题上:第一,为什么选择的不是MNC?第二,如何看待首付款并不高的问题?第三,如何看待Vor Biopharma?上述问题确实关键,但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于出发点不同造成的。现在市场对BD热度很高,
  • 江苏艾科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6月27日在北交所更新上市申请审核动态,该公司已回复第一轮审核问询。艾科维在设立过程中存在股权代持情况。2013年1月,衢州艾科维设立时,刘建青、李鲁祯、罗晟等股东由亲属代持股份。2014年至2018年,相关股权代持陆续解除。此外,2013年8月至2017年5月,刘建青将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