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六月来了 本世纪有6次!
新华社天津7月24日电(记者周润健)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7月24日是农历六月的最后一天,转天,也就是7月25日,并没有迎来农历七月初一,而是闰六月初一。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它是兼顾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而制定的一种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
农历月以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即朔望月为准,朔望月平均长度是29.53天,累积12个朔望月,也就是一个农历年的长度,为354天或355天,与一个回归年(365.24天)相差11天左右。“经年累月”下去就会发生农历年的月份与季节不能对应、寒暑颠倒的现象。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考虑到这一点,在编制历法时,为使每月中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一年的寒暑季节变化,采用置闰月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是在19年中安排7个闰月,这样一来,农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平均长度就基本相符了。
杨婧介绍,置闰的规则不是随机的,而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确定。二十四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即黄道,以15度为间隔等分为24份,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二者相间排列。农历历法规定,每个农历月都有一个中气,如果某个月中不包含中气,就算作上一个月的闰月,称为置闰。
今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八),是中气大暑,下一个中气处暑在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一),这当中的7月25日至8月22日的农历月中只有一个节气立秋,没有中气,所以这个农历月就定为闰月。因为上一个月是六月,所以这个闰月就称为“闰六月”,共29天。
杨婧表示,闰六月并不罕见,本世纪这100年里共有6次,分别是2017年、2025年、2036年、2055年、2074年和2093年。
很多人将近期的极端炎热天气与闰六月相关联。“闰六月只是一种正常的历法现象,无关气候异常。”杨婧说。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 本文分类:实时讯息
- 本文标签:农历 闰月 历法 朔望 节气 中气 回归年 长度
- 浏览次数: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5-07-25 11:00:00
- 本文链接:https://www.teamtop.cc/news/VkbezdkEeA.html
- 上一篇 > 城厢区南门学校最新通告
- 下一篇 > 锡市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购买此项保险!
-
新华社天津7月24日电(记者周润健)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7月24日是农历六月的最后一天,转天,也就是7月25日,并没有迎来农历七月初一,而是闰六月初一。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它是兼顾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而制定的一种历法,
-
近期热浪滚滚小暑节气即将到来除了消暑“利器”西瓜苏州人还有吃小暑“三宝”黄鳝、蜜汁藕和绿豆芽的传统日前南环桥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近期黄鳝、莲藕和绿豆芽这三种应季食材销量激增,成为“抢手货”在南环桥市场水产交易区一筐筐鲜活肥美的黄鳝引人注目↓“凌晨两三点就开始理货,黄鳝日销超过500斤。”水产经营户张老
-
立夏到了,夏天就真的来了吗?@中国天气 盘点了1991年至2020年气象数据发现,从春到夏,气温一路上升,到立夏时节,我国平均最高气温达到22.5℃,暖意明显;同时我国最高气温“奔三”(达到或突破30℃)的地区也明显增多,如新疆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以及华北以南的大部地区都有可能出现30℃以上的炎热天
-
【节气里的大美中国·AI在谷雨】谷雨润万物 绿野绘新图来源: 光明网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