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滘飙龙船指南 | 为何这里自带“体育精神”?

发布时间:2025-06-23 08:34:00 浏览量:0

叠滘水乡,岁月静好与激情澎湃交织成一幅独特的画卷。

叠滘龙船漂移大赛,是一场关于速度与激情、智慧与勇气的较量。赛场上,流传着一句掷地有声的口号:宁可“煲”烂,不可扒慢。意思是宁可船撞烂,也不能速度慢,体现的是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

叠滘人的拼搏奋进,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现实价值。这里是一个自带“体育精神”的区域。我国历史上第一块体育赛事的国际金牌获得者,就是叠滘乡人。去年,叠南篮球队是广东省万村篮球赛季军、南海村“BA”冠军。“体育之乡”名不虚传。

世界龙船看叠滘,凭什么?

叠滘圣堂村的老村长、如今已经年逾八旬的老人何庆晃,近两年经常接到海外乡亲的一些来电,说看到叠滘龙船赛办得红红火火。一些人希望趁着端午假期回乡省亲,参与家乡盛事。

何庆晃。

世界龙船看叠滘,凭什么?很多人认为,在狭窄的河道中展开竞速漂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岭南水乡众多,河网密布,为什么只有叠滘二十四坊能够形成这样独特的龙船漂移文化呢?

其中一个原因,是叠滘全乡“斗龙”的历史悠久。

叠滘有两个“斗龙古战场”,一个是叠北的潭头,一个就在叠南的圣堂。其中圣堂村涌口一个丁字形九十度直角弯,成为了考验龙船队员技艺与团队协作的绝佳场所。这也就是如今的圣堂L弯赛区。

圣堂L弯赛区。

叠滘人对于龙船活动非常重视,因为龙船赛凝聚着集体荣誉。如果赢得全乡冠军,村中会大摆宴席,呼朋唤友,一起来吃龙船饭。但是如果龙船“煲”了,一些老人会用手中的蒲团“半遮面”,回家吃饭。这些有趣的场景,组成了叠滘人的共同回忆,“不能输给隔壁村”的斗志格外昂扬。

“宁可煲烂、不可扒慢,这句话从我出生开始就有了。”何伯介绍,面对冰冷坚硬的大麻石,扒仔(桨手)宁可让龙船“煲”得粉身碎骨,绝不扒慢;鼓手宁可“煲”到飞身弹射,也绝不停鼓。叠滘龙船,就算“煲”,也要“煲”得气吞山河。

所以,在叠滘龙船的世界里,英雄不问出处,只问速度。每年的龙船竞渡,都是一场关乎荣誉与“尊严”的较量。

叠滘龙船的独特性,也是在发展中逐渐演变的。

为了让龙船漂移得更加灵巧,叠滘人对龙船的材质展开了不断探索。所以,叠滘龙船也历经了从坤甸木时代、柚木时代,到杉木时代的变迁。杉木因其密度低,船体轻,所以速度极快。“当时庆云先用了杉木船,其他村自然不认输,于是形成全部改用杉木船的格局。”何伯说。

圣堂L弯赛区,“考石角”十分考验扒仔的龙船技艺。

杉木虽轻,但像树叶一样在水上有“飘”感。为了给全村争光,扒仔们要十分刻苦训练,将技术练到炉火纯青。鼓手要熟练运用轻、重、缓、急的鼓声和哨声,展现自己的指挥才能;而扒丁们则需紧密配合鼓手的节奏,深水桨、浅水桨、拉桨等交替变换,坐扒、跪扒、“搏命”扒,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到位;掌舵人需凭借极高的技艺与判断力,拿出看家本领,冲急弯、过石礅、考石角、避险滩,才能确保龙船在急弯中不“煲”、不碰,不掯腰、不拗尾、不捺鳞、不掛角、不扣鳃(广东方言,动词皆与“刮”“蹭”“碰”等含义类似)畅顺通过。此外,头尾舦手还必须心有灵犀地默契配合,让龙船方向控制得当、进退有序。

正是这样不肯服输、奋力拼搏的精神,造就了叠滘龙船“水上漂”的绝技。让这里,成为世界看龙船的焦点。

激扬体育精神的现实意义

叠滘龙船漂移,不是这个片区唯一的名片。事实上,在叠滘的发展历程中,出现过很多与体育相关现象级事件。

我国第一块国际体育运动金牌,就是由叠滘乡人获得的。

叠滘省级以上运动健儿名录表。

1913年第一届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马尼拉举行。叠滘人陈彦作为国家田径队队员,参加跳远赛事。现场,他以6.084米的成绩一鸣惊人,夺取跳远冠军,一鸣惊人。这块金牌是纯金制造,其家人后来捐赠到中国体育博物馆。

据《叠滘乡志》记载:“陈彦自幼喜爱体育锻炼,胆识过人,能跑善跳,曾在潭头坊沙地巷口,手持长竹竿,急跑撑跳,安全越过宽7米多的水河。”叠滘的水土,对这位世界冠军产生了深刻影响。

如今,叠滘依然是体育竞赛的“冠军诞生地”。在“百千万工程”建设背景下,广东乡村兴起“村BA”赛事。其中,叠南篮球队便是一支尖兵。去年2月份开始,叠南队一路过关斩将,从乡镇级赛、县级赛、市级赛逐级晋级,脱颖而出作为佛山市冠军队,与21支地市代表队伍竞逐省级总决赛冠军,最终获得全省万村篮球赛季军。

叠南的篮球队在2025年南海区百村(居)男子篮球赛开幕现场对战。

在任何奋斗的年代,总有人能从本地文体活动中汲取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积极热情。“宁可‘煲’烂,不可扒慢”,这种叠滘自带的体育精神,也成为了当代桂城人、南海人乃至佛山人的精神信仰。

在笔者看来,这句话至少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对速度与激情的追求,龙船队员们在竞技场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正是桂城人敢于挑战、勇于追求胜利的生动写照。二是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态度,不论是不同角色队员们在同一条船上的默契配合,还是叠滘各村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提高,这种和谐共处的氛围,正是桂城人团结一致的真实体现。

无论是龙船竞渡、还是球场奋战,叠滘人生活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而那份对胜利的渴望与坚持,以及团结协作、彼此信任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心中,成为他们永恒的信仰与动力。

叠滘的文体活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精神遗产丰富。图为非遗十番。

在何伯看来,叠滘的文体活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精神遗产丰富。它不仅是叠滘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他表示,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参与保护、传承叠滘龙船文化,参加文体活动,让更多人见证叠滘的无限魅力与精彩。

统筹|郭惠平、毛蕾

文字|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宁

相关阅读
  • 中新社北京7月27日电 2025中国羽毛球公开赛27日在江苏省常州市展开决赛较量。中国羽毛球队在男、女单打、女双和混双项目上演“德比战”,最终石宇奇、王祉怡、刘圣书/谭宁和冯彦哲/黄东萍分获冠军。男单赛场,面对经验更加丰富的石宇奇,中国小将王正行发挥网前小球优势,在13:14落后的情况下,连得8分,
  • 湖南高速公路服务区阅读室“悦行书屋”里,司乘人员正在阅览书籍。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摄书籍是文明的载体,阅读是文脉的赓续。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倡导下,全民阅读蔚然成风。数千年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新的荣光。7月25日至28日,第三十三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重庆举办,线上线下共展
  • 7月25日,榆林市首届残疾人艺术汇演暨颁奖典礼举行。此次活动由市残联主办,以“自强不息跟党走 助残圆梦新征程”为主题,来自全市13支代表队、140余名演员参与,涵盖36个节目,涉及器乐、舞蹈、声乐、曲艺4个类别,经过两天的比拼评审决出各类奖项。典礼在开场舞《东方红》中拉开序幕,随后,陕北说书《路遥著
  • 7月22日凌晨,国家级非遗项目潮州工夫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香白先生于潮州家中逝世,享年89岁。陈香白一生爱茶、研茶、传茶。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潜心研究潮州工夫茶文化,整理归纳了潮州工夫茶“二十一式”。他著有《中国茶文化》《潮州工夫茶》等专著,以学术严谨性为这门传统技艺奠定现代理论基础,并提出“七
  • 李楚到市纪委监委机关调研时强调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为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奋进突破保驾护航7月15日,市委书记李楚到市纪委监委机关调研,并出席工作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
  • 本报讯 7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坚定履行职责、坚决抓好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周计伟主持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参加。会议强调,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
  • 喜报!来自金湾的残疾运动员潘惠莹代表珠海出战全国自行车赛事斩获“两冠”佳绩实现“四连冠”7月6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自行车公路赛在深圳开赛。当天,来自金湾的残疾运动员潘惠莹夺得T1级女子10公里个人计时赛冠军。7日,潘惠莹再次勇夺T1级女子25公里公路大组赛冠军。经过
  • 当前,全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已接近尾声,党员干部在思想淬炼与行动自觉上已有显著提升。但过往经验昭示我们作风建设具有复杂性、顽固性,优良作风的培育绝非一劳永逸,不良习气的根除更难一蹴而就。党员干部唯有锲而不舍、常抓不懈,才能使改进作风在全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天天敲作风建设
  • 根据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安排,7月3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睿为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讲专题党课。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锤炼坚强党性、锻造过硬作风、严守纪律规矩,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
  •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题: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作风防线、破解民生难题——重庆、云南、青海、甘肃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新华社记者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重庆、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警示教育、筑牢作风防线、破解民生难题,做到真查真改、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