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也有“安全距离”?青岛“行人相撞案”视频公布,法院致歉

发布时间:2025-05-11 15:48:00 浏览量:0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发布的

“两行人相撞案”普法案例引发争议

央视《法治在线》联系到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

法院回应,关于“安全距离”,

表述存在使用不恰当的问题。

行人相撞摔骨折获赔7万

走路也有“安全距离”?

据此前报道,刘某和王某在人行道上一前一后同向而行,刘某在前面边走边接电话,突然转身往回走,与迎面而来的王某撞在了一起,刘某当场倒地,后经检查,刘某右股骨颈创伤性骨折,二人就赔偿金无法达成一致诉至法院,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委托鉴定机构对刘某的伤情进行了鉴定,结果为十级伤残。刘某请求法院判令王某赔偿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各项损失共计188000多元。

法官调取监控后分析认为,刘某在前方无突发情况时突然转身,对事故发生存在较大过错;王某存在未保持安全距离的过错,是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经多次调解,双方达成一致,王某赔偿刘某7万元。

这一判决结果在网络上引发热议。部分网友认为交通法规里没有行人需保持安全距离的明确规定,王某正常行走难以预见刘某突然转身,让其担责不合理。

现场视频公布!

法院回应:表述不当造成误导

对此,央视《法治在线》联系到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

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郭栋介绍,这个普法案例源自法院调解结案的一起真实案例。事发时间是2023年5月19日,原告为女性,碰撞事故发生时59岁,被告也是一名女性,事发时29岁。事发当时,原告在道路上行走,其间放慢脚步接电话,后停下缓慢转身站住,被告当时从后面左右张望快步前行,并未注意前方情况,将原告撞倒,导致原告右股骨胫创伤性骨折。后经司法鉴定,构成十级伤残。

真实案情与普法案例介绍的案情、网传的案情存在较大出入:

  • 第一,网传撞人的是男性,实际上是女性,在发布的普法视频和文字中,法官只是用刘某和王某指代,并未体现二人性别。
  • 第二,普法案例中提到原告“突然转身往回走”与事实不符,实际上,从现场监控视频看,原告并没有“突然转身往回走”,只是缓慢转身站住,此时原被告之间尚有一定距离。
  • 第三,普法案例中提到被告“存在未保持安全距离的过错”,表述不当。真实案情中,被告从后面左右张望、快步前行,存在未注意前方情况的问题。

2023年9月17日,原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原被告双方均聘请了律师进行代理。后办案法官组织双方进行了证据交换,共同查看了调取的监控视频,双方共同商定对此事协商解决。此后,办案法官多次与双方沟通调解方案,被告同意赔偿原告70000元,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原告同意该调解意见和支付方式。

2024年6月27日,双方到法院签署了调解协议,法院于次日出具了民事调解书。签署调解协议后,被告2024年7月28日向原告支付了第一笔赔偿款1万元,并自2024年8月起于每月28日前均按时向原告支付6000元,目前只剩一期余款6000元因没到时间尚未支付。双方在履行调解书过程中未发生争议。

对于网传案情与真实案情存在出入的问题,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郭栋介绍,对于法院此次普法过程中因法官描述事实不准确、表述不当,给广大网民造成误导的问题,在此诚恳地道歉。

下一步,法院将认真吸取此次案例普法中的教训,进一步规范案例普法工作,提高普法宣传质量,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请广大网民继续关心和监督法院的工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央广网)

相关阅读
  • 据天眼查司法案件显示,古驰(中国)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驰(中国)”)因缔约过失责任纠纷被告,于2025年7月2日将在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号:(2025)沪0106民初12949号】。公开资料显示,古驰(中国)成立于2006年,位于上海市,是一家以从事批发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
  •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两行人相撞案”普法案例引发争议央视《法治在线》联系到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法院回应,关于“安全距离”,表述存在使用不恰当的问题。行人相撞摔骨折获赔7万 走路也有“安全距离”?据此前报道,刘某和王某在人行道上一前一后同向而行,刘某在前面边走边接电话,突然转身往回走
  • 川观新闻记者 刘珩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9日,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公布了去年以来省内发生的十起自然灾害成功避险案例。四川是自然灾害频发之地,提前转移避险,能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记者梳理发现,这批案例涉及山洪、泥石流、滑坡
  • 近日,网友对重庆大学2021级本科学生刘某乔发表论文等情况提出质疑。今天(5月10日),重庆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称,学校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调查核实。经调查,刘某乔系该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某华之女,刘某华安排刘某乔参与了其本人部分署名论文和专利的研究工作,存在论文和专利署名不当的学术不端行为。此外,刘某华的
  • 5月6日,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发布案件简讯:由@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 代理的@黄晓明 先生诉杨*(微博用户UID:657****964)网络侵权责任纠纷(名誉权)一案,被告杨*遵照生效民事判决书在涉案微博账号中发布致歉信,向黄晓明先生公开致歉。附:杨*于2025年5月6日在涉案微博账号发布的手写致歉信2
  •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模拟法庭’,由真正的法官、律师和我们共同组建的庭审现场,让我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庄严和力量。模拟法庭不仅是技能训练,更让我思考如何用所学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参加完模拟法庭的张同学如是说。为激发法学生学习热情,加深他们对法律条文的理解,4月30日,西安莲湖法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及一家
  • 记者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获悉,近日,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发布《黑龙江省专利产业化十大案例》,哈工大在专利转化运用领域的3项案例成功入选。此次入选的“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专利许可”“寒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智能化设备与方法应用”“专利转化促进‘事业单位+平台公司’双轨运行赋能龙江成果转化生态升级”3项案例
  • 4月22日,珲春市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团队与延边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紧密协作,依托人民调解平台,成功开展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委托调解工作,开辟知识产权纠纷化解新路径。自2022年5月1日起,珲春法院组建专业知识产权审判团队,不断提升审判能力,积极探索创新审判机制。市监局作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的关键力量,在知识
  •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秀梅)4月28日,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宋毅在北京金融法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传统社会保险体系难以全面覆盖新业态劳动者的背景下,商业保险作为补充性保障工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仍存在保险产品覆盖范围有限、产品与需求匹配度较低、责任主体模糊、理赔纠纷多发、协同治理效能不足等问题
  •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失信名单人数实现10年来首次下降。今年一季度,全国法院新纳入失信名单39.42万人次,同比继续下降9个百分点,同时人民法院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失信名单人数延续2024年的负增长趋势。通过惩治失信和规范执行齐头并进,人民法院助力经营主体乘“信”再出发,进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团队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5